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楊家承統傳承者系列(3)- 廣法一系 王子和太師





      [ 圖為 中華武藝薪傳獎得主 ---王子和(1996) & 鄧時海 (1999) ]


 


故 王子和先生行述


 


先生諱炬 字子和本名惠林,山東省濰縣人,民國二年十二月十日︵夏曆十一月十三日︶生。父允盛公為當代名士,擅書畫金石。母徐太夫人蘭聲,亦名門望族,持家教子,著有賢名。


先生少而岐嶷,兼質文武,入山東省立第一中學,課餘從太乙拳劍名家竇峰山先生習彈腿、少林拳、八段錦、四門槍、萬勝刀等武術。高中畢業赴滕縣龍崗鎮教書,以武會友遍訪拳館。民國十九年,年十八,參加山東省國術比賽獲第二名,是年入山東大學中文系就讀。民國二十一年進入山東省立民教館工作,以語文教育為中心,推動社會改革。


 


民國二十六年日寇侵華,濟南棄守,先生投筆從戎,隨軍南下參加徐州保衛戰,於台兒莊辦理軍郵轉口工作。徐州棄守,先生隨軍突圍,旋進入教育部社會教育工作團赴湖南、貴州農村進行宣教工作。二十八年夏,先生由貴陽到重慶,參加軍事委員會後方勤務政治部傷兵教育工作,艱險不避,勞怨不辭,足跡遍及全國十二行省,然先生始終未放棄以語文教育改造社會的理想,除二十七年在漢口中國文字改革問題座談會上痛斥﹁拉丁化﹂代替中國文字的謬論外,並自二十八年在四川瀘州和江安的榮譽軍人教養院、教不曾讀書的榮譽軍人,從注音符號起,學到能讀書看報。


 


民國三十年,先生應邀至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由於先生學有素養,既能﹁耳目頭腦並用去求深入的認識問題,又能計畫推廣國語教育的展進﹂,所以很受當時﹁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吳稚暉先生倚重,並題﹁安危須仗此群才﹂斗方以贈。先生亦於此時拜呂殿臣先生為師,學習楊家太極武藝。


 


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十月,先生在重慶,奉政府令與魏建功、何容二先生赴台幫助被迫以日本話為國語的台灣同胞,恢復說中國國語。抵台後先生與魏建功、何容三人組成台灣國語推行委員會,擔任常務委員兼訓練宣傳組組長,於電台開設讀音示範廣播;尤其難得者,以其卓識自重慶攜來注音漢字銅模,使國語日報得以順利創刊印行。先生生當民元鼎革之際,眼見新舊交替,深感中國歷來著述﹁見道之作,固然不少,而浮言虛飾,既蔽性情,又掩真理者,尤其泛濫﹂,面對歐美科技超前,舉世競爭的今日世界,﹁中國文化不用科學方法與科學性的語言來整理,將使後人不能認識中國文化的精深與價值﹂,所以主張自茲以往,應使全國國民達到﹁言文一致﹂的境界,使大家﹁能想的都能說﹂、﹁能說的都能寫﹂,以免﹁說些自己未必懂,而別人絕聽不懂的話,誤了正事﹂。


 


然而此一理想在大陸阻於日寇侵華,國共內戰,未能推展,抵台之後,方實際推行,舉凡理論樹立、方針擬定、教材編撰、演說宣導,先生無不躬任艱鉅,全省各中小學無不有其身影屐痕,台灣國語運動之倡導推行,先生實為首要之實際策劃及業務推動人。唯先生服膺國父﹁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人生觀,以為﹁我們做事要為理想為信念而做,所以得失不能太重,任令苦惱、憂患、拂逆,怎麼來,就怎麼去適應。﹂因此不自是、不自伐,寧無赫赫之名,默默的作個﹁後知後覺﹂的宣傳家與實行家。是以台灣偏安五十餘年,經濟發展民生安定,國語推行成功,消除台灣閩、客、山地、內地各族群之隔閡,彌平誤會於無形,先生之功偉矣。


 


推行國語運動之餘,先生特闢﹁華步亭﹂,承傳﹁楊氏太極﹂﹁廣法﹂一系的太極武藝,並揭示﹁露禪學派﹂開新局闢新天。自太極武藝成熟與發展言之,宗岳先生繼承古聖先賢智慧結晶,汲取各家精粹,綜合集成太極武藝理論體系,為指引後學確認正門正宗進入正途修煉之第一人;露禪先生繼宗岳先生之後,飽和太極武藝應有項目,表證太極武藝之高超,確立教材教法之規模,擴大太極武藝傳習空間,為發揚正功正法正果,光大正門正宗正統之第一人。


然而太極武藝於教材教法確立後,時移世變,專業武士以擊技證其道尊時代不再,盲目的提倡促其名揚,反而造成道廣實萎的現象,如何在冷兵器逐漸沒落,大砲、飛彈、雷射大行的時代,取得其應有之地位,實為其轉化晉升,或為時所棄之關鍵。


 


先生遠矚及此,指出太極武藝非透過學術精研闡揚與皈依參修,不能杜絕其庸俗化、江湖化而遭淘汰。是以先生主張今後太極武藝的研究,﹁在力行的基礎上,應以哲學上現代的觀念,剖析認定太極武藝理論與實際的哲理體系;以生理學、醫學、衛生、體育的理論與實際,論證太極武藝健身養生高度功效的方法;以物理學、人體機動學等的知識,尋求太極武藝擊技上的法術;以現代教育有關科學的知識,分析評斷太極武藝傳統的教材教法;以社會時代的需要,重新評定太極武藝的價值。﹂於是乎太極武藝廓然廣大,由六經之開生面,盤皇之另闢新天,融鑄哲學、美學、生理學、醫學、衛生、體育、教育、擊技於一爐,再開閎肆,而先生則為此涵化實踐之第一人。


 


先生雖識略深遠,教拳謹襲師風,必以正法,不稍改法門。每有所授,必靜觀學者志、氣、趨、向,察其多、寡、易、止,堅其志,忍其性,長善救失,增益其所不能。用心深細若此,卻從不居功,嘗云:﹁我不過代祖師爺傳藝,作一引路人而已,大家若有所得,拜祖師爺認祖歸宗,能承先啟後,廣法傳薪,也就夠了!


 


(摘文 自涵化小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