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武術薪傳獎

 

10月17日

李傳錚同門榮獲2009年 『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武術薪傳獎』當選感言



「用心好好練!」這句1996年中華武藝薪傳獎得獎人王子和太老師生前常說的話和他那句「千遍生、萬遍熟」勉勵之言,長年以來鞭策著我彷如「老子騎牛」般不懈地穩步漸進。親自體驗了無論修習中華文化的書法、國畫、國樂、舞蹈、戲劇、文藝或武藝等,其基本功鍛鍊的重要性。再者,1999年中華武藝薪傳獎得獎人鄧時海恩師「練拳動作要到位」和「太極拳打的是半手拳」兩語的矛盾,亦曾給我帶來疑惑與困擾。所幸于自幼受中華文化薰陶,中學時期受教授國文的叔公教導背誦《四書》的〈大學〉十章,後進入師大修習「中庸」、「論語」,研讀老莊,理解到中華文化的精神不喜矛盾,愛講和諧、「中庸之道」與「清靜無為」。應用到拳藝上,則講求「剛柔相濟」、「陰陽互用」,摒棄陰陽對抗。敝人謹記莊子「庖丁解牛」的啟示,由技臻於藝才符合太極拳的哲理。故深感上述兩語並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謹簡列敝人修練武藝的人生感悟如下:


                                                            練時到位存有餘—年年有餘


                                                            打時至柔炁貫身—生生不息


                                                            用時取機定江山—機機得勢


   這三十年來,在法國、歐洲這塊充滿文化氣息的肥沃土壤上,本執著愛心、以「道之園丁」之職,把培育自台灣的優質幼苗努力播種。不愛等同化肥的「簡化武術」,只堅信傳統武藝,而結果雖然稀疏,但心安理得。


   今天我能獲「中華武藝薪傳獎」這項殊榮,該感恩的是台灣這座美麗、自由寶島,他保存了完整的傳統文化藝術而未曾間斷、師輩們的悉心傳授以及師兄弟姐妹們之情誼。更感欣慰的是得到這塊土地上薪傳獎評審委員的肯定與全體工作人員得愛護,特此鞠躬!



******************************************************************************************


       1996年王子和太師榮選為首屆武藝薪傳獎得獎人,我們身為同門弟子的,對我們武藝的傳承法統,有了更肯定而踏實的自信。1999年我本人被選為武藝薪傳獎得獎人,在一門雙傑之下,一般社會對我們武藝有了更大的肯定和更多的接納。今年2009年旅居法國的李傳錚同門榮獲了武藝薪傳獎,我門武藝一門三傑了,我們更有了自信,社會給我們更多的肯定,國家給了我們完全的認同,的確可喜可賀!


         榮耀與責任是等同且依附的,享有最多的榮耀,就得要付出更多的責任。過去我常常問自己,太極拳真的會像大家所期望的好嗎?我會非常努力地去促使太極拳能夠成功地轉型到現在社會。我也常常問自己,我門武藝真的是最好的太極武藝嗎?我會盡所能地使我武藝的門法哲理,保有傳統的形象與內涵,而附加現代之價值。我也常常問自己,自已是否是真正華步庭弟子?我會一無返顧地將我門法哲理,從小小的華步庭的場子,帶到大專院校,也帶到全台灣,更帶到了全世界。雖然還做不到最好,但捫心自問,算是已經盡心盡力也盡責任了!


        楊家老架呂系太極武藝,得到現代社會國家高封了一門三傑,自己更有了信心,社會給了更多肯定,國家有了完全的認同,更成為了世界的太極。身為同門弟子,當然是與有榮焉。然而,我們都應該要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是真正的楊家呂系弟子門人嗎?希望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恭賀李傳錚同門榮獲武藝薪傳獎


    恭賀我門楊家呂系太極一門三傑


                                                                                  鄧時海


 



太極推手的理論與規矩

一、勁


  從下手工夫的目標來說,進入推手的修練,首先要學習的是對於「勁」的認識與了解,其次是逐步去掌握「勁」,進而運用「勁」。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所言:「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級神明」,就明白地指出,經由不斷的演練,才能逐漸認識了解什麼是勁;了解什麼是勁,才可能逐步進階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也才可能「因敵變化示神奇」。


  然而什麼是勁?雖然可依據的傳統文獻中,並沒有給我們太多的解釋和說明。但是如果從現代物理及運動力學的觀點來看,勁應該是指力道的大小和運動的軌跡。


二、聽勁


  學習推手,因為是雙人對練,所以勁也分成:「自己的勁」和「對方的勁」。在自身部分,要逐步釐清形成各種力道的物理根源,如何去形成自己身體的結構,了解各種力道的不同,以及如何產生這些力道,和力道運動的軌跡方向與速度、大小,進一步學習力道運用的時機。在對待部分,則要練習去「聽」對方的力道,包括力道的來源、種類、方向、大小、速度等,而後是轉化、借力等。


三、中線


  所有的勁,必須透過身體來展現,因此身體要保持一定的結構,這個結構,如本文前面已經提過,必須從築基功操和套拳中求得。當身體的結構形成時,全身鬆淨,重量完全落在腳跟。身體質量中心,應位於會陰穴與百匯穴的連線上,一般稱之為「中線」。中線因為是身體質量中心所在,也成為攻防之間的重點所在。


四、手揮琵琶


  推手中,手揮琵琶式是兼具防守、取勢與搭手的式子。手揮琵琶通常在築基功操時,會被選出來做單獨定式的練習。當進入平立步站穩後,重心側到一腳,雙手由丹田前方往上提至胸前,再出手成手揮琵琶。雙手的行進的軌跡,就是求「防手」,希望能在第一時間,先守住自己的中線。能守住中線,在對待上,基本的第一步已經保護住自己了。所謂的「取勢」,就是取得有利於自己的情勢,這必須靠靈敏快速的反應,在守住自己的中線後,進一步取對手的中線。因此,手揮琵琶一出手,兩手中指尖就是朝著對手中線的方向伸出。如果雙方的反應都很靈敏,同時取住對方的中線,那麼雙方前臂中點就會接觸,這是基本的「搭手」。搭上手的瞬間,無論雙方如何勢均力敵,總有一方會取得較優勢的地位。佔在優勢的一方,自然主動「沾」上去成「按」勢;反之,就是被動「隨」之成「掤」勢。搭手須輕巧,勁道無過與不及,否則若是高手過招,勝負已定。


五、化


  搭上手後,雙方開始練聽勁。主動的一方,透過搭手接觸的點,往前揉胯,「連」而不斷地將自己的勁往對手中線送,並尋找機會,伺機攻擊;被動的一方,則「隨」對手的勁向後揉胯,並試著將對手的勁引偏離自己的中線,這就是「化」,也就是所謂的「引勁落空」。


  「化」必須依賴腰胯。要想將對手的勁引偏離自己的中線,基本上須依靠揉胯和轉腰。是否能夠化開對手的勁,端視雙方聽勁的靈敏度。主動的一方,若聽勁能力不夠靈敏,被對手化開而不自知,則對手「引勁落空合即出」,主動的一方就可能被「採」、被「」。反之,被動的一方若聽勁能力不夠靈敏,自己的中線始終被封住無法化開,恐怕只有被「擠」、「按」出的命運。從中就可以初步體會 王太 老 師子和 先生所說:「太極拳是知覺的運動,沒有知覺,就不是太極拳」這句話的奧妙了。


五、熟


  同門之間最初練習推手,由於要先求身體四肢軌跡運行的空間位置的熟悉,因此雙方必須要配合,給適當的勁讓對手轉化。待熟練軌跡,「熟能生巧」之後,再求變化。而想要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也沒有任何僥倖,只有依照規矩法度,不斷反覆練習,久而久之,讓習慣成自然。


 


 


如何修煉太極拳的套拳(下)


推手及發勁要領


 


掤、履、擠、按、採、列、肘、靠、進、退、顧、盼、定計十三勢,須認真作到,沾、粘、連、隨、不丟不頂,更須切實研究,細細琢磨,長進當很快,否則拳意不來,白費功夫。內則心氣,外通全體,內外上下,以致相隨。


 


搭手時,先將身勢放鬆,以有虛靈之氣,圓轉之妙,逆來順受,毫無丟頂,無論對方來力大小,我總以虛靈之手法應之,摩之也,使其來力落空,找不著地,尋不著重心,如補空捉影,無用武之地為對,萬不可以大力以硬勁相抵抗或壓迫也。


所謂沾著,非專指以手貼著跟隨之謂,雖在尚未接觸之際,以神氣將對方籠罩,順著跟隨其伸縮而動此謂之沾,在肌跟肌隨之中,我之身手早已輕輕扶于彼身,彼之一切拳動無不盡悉,便可取之矣。


所謂沾著者有三:


一、是皮膚接觸之后,聽對方之伸縮而隨之,此為感覺之沾也。


二、是在未接觸之前,以眼觀察判斷其距離伸縮而隨之,此為視覺沾也。


三、是以耳聽其聲音,判斷距離而隨之伸縮。此為聽覺沾也。


 


以上皆神氣虛靈之作用,故太極拳首在養靈也。真太極拳之推手,是照掤履擠按認真去做,不丟不頂,出手是虛靈的接觸,是綿軟的,若掤履擠按四手不清,動作不虛靈,手掌挺硬,是外家之功夫也。


出手剛硬無比,毫無綿軟之氣,動作三角八楞,牢無圓滿之味,亦不以腰身轉動而以兩臂兩手自動,胡拔亂拉,非頂則丟,瞎碰亂撞,神氣活現,亦說是太極拳推手,實足貽笑大方,然一般學者反專門相信此似是而非之太極功夫,因其花樣好看,如真的太極功夫反不見信也。


 


用心、用意神、不用僵力。其節短,其勢險,勢如狂弩,急如發機,突如其來,令人無從抵抗。發勁有三:


一、以虛妙之身勢進身,對準其一部用鬆軟之彈性勁掤之,人如彈丸而去,此謂之長勁可打遠。


二、是以兩臂鬆軟如繩,以丹田之勁冷然向其彈去,此謂之斷勁,可打皮面疼痛。


三、是以丹田之氣,周身之勁,心中一急,冷然鼓去,此勁起于徒然,令人一驚又如觸電,令人不知其所以來,又如炮彈之及身,早已打進,此為短勁、或曰冷勁,可以入裡透內,可以將其鼻涕眼淚打出,如發的充實,可以打其鼻口噴血,頃刻致命,其冷快可想而知。


推手時,要有虛靈之氣勢,雖有手法,不以手法破敵,雖有著術,不以著術去著架,要以神走、氣化,使對方如捕空捉影,找不著實地,找不著去處,尋不著著落,其破綻自出,我好取之矣。如見來手即以手法去著架,則一身之勁被其牽制,動作不靈、學知不可不知也。無論用拳、用劍、用刀、用槍,在比鬥時意思總要走在前頭,如被對方走在前頭,即須突然一變換過,否則必敗。以心打心,以氣打氣,以神打神,以氣魄打氣魄,以氣勢勝他人氣勢,用肩、用肘、用胯、用膝亦然,所謂沉著:鬆軟自隨之謂,非用力下壓之說也。非鬆軟純淨內勁不出,如不鬆軟,反不如練內功也。


 


【太極拳發勁歌】:


心裡發勁身勢鬆,丹田氣鼓勁前沖。


突然全憑神經勁,勇敢皆隨膽中生。


驚心動魄來的冷,勢如狂弩透其胸。


徒然一震五臟爆,方是太極真功夫。


 


內則一心,外則全體,鼓丹田之氣,打周身之勁,要整個不可零斷。打人不入內,是鬆的功夫不夠,尚未鬆淨,還有拘滯之力牽制耳。


動先被人覺,是尚不軟,有明力未退淨耳。拳不夠用,是身勢手法呆板,無虛靈變化耳。蓄勁如吞江,發勁如長虹,打去如穿紙人,一鼓而透因其心、勁與神氣合一故耳。勁去可以斷其氣,打穿其胸,打透其腑,可以使鼻涕眼淚流出,可以使鼻口噴血,其鬆沉冷快可想而知,但非遇陰毒之人,有心害我者不可妄發。以手腕往其冷然一沉,可以將其兩臂掛傷,以手採無手腕,突然往懷中一帶,對方必覺脖厚大筋如觸電之疼。不講沾粘之外功,推手不可與其同練也,否則有損無益。如其強迫推手,意在顯弄本領時,我當以虛靈之手法對付之,如其不以規矩,胡拉亂撞時,我當以散手打之,不可陪他瞎鬧。身如游龍,神似烈馬,神勁一動,勁透彼身,若只依粘粘連連,柔柔推推,則難敵高手。變得快,打得快,神氣以極,干脆無比。十三勢神出鬼沒,變化難測,全在個人天份如何。味不過五,其變不可盡嘗;聲不過七,其變不可盡聽;色不過五,其變不可盡觀;兵法不過十三篇,奇正之變,主客之分,其妙用無邊;太極拳不過十三勢,其變化亦莫能窮其用也。


善功者,對方不知何處可守,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來之不知,去之不覺也。善守者,對方不知何處可攻,蓋身勢完整,神氣均云,包羅萬象,無隙可乘也。進而使其不可禦者,避其銳而攻其慮,退而使用莫能迫者,出其意料之外也。在攻時,突然早到,攻其一點,堅不可比,故敵方不能防,在退時,冷然已回,伊尚未察覺故不能迫。


要去的突然,如迅雷不及掩耳,令其無從抵抗,要退的奇特,如一線不掛,使其尚未察覺 輕如百無所有,重如泰山立崩。發勁無形突然到,化勁乾淨虛妙玄,微乎至於無形,神乎之至于無聲,英雄所向無敵概由及此。


若將去不去,不去又去, 兩兩 相相,游移不決,乃技擊之病。


不去時亦須刻刻留意,以防急促之變,要去則一發在發,發之不斷,使其無變動之機勢。攻者則已去,再去,去之不已,緊上加緊,,如守時則一化再化,化之不息,以上兩者須在需時用之。變不見變,化不見化,動于無形,來去難覺,方是高手。進時神意吃著,使其無變動之機會,退時轉折虛無,令其找不著突地。丹田之氣,用之得法,一發可以致命,走化來的乾淨,敵人捕空捉影,細心虛無走化之功,一切妙用全在其中,不在著術上用心。如對方以著術來進,遇著術多時,隨其多而多變,遇力大者進,隨力大而大用,此所謂捨己從人,逆來順受,變化無窮也。進身去打,無不手到成功,支撐閉門,一定吃虧,放開心膽去作,逢兇化吉,拘謹膽小,定敗無疑。初學推手者,不敢完全鬆開,怕鬆開之後,對方如來手無有保障,不知完全鬆開後,滿身虛靈之氣,自有此虛靈之氣勢,定有巧妙之作用,定能應付一切也。虛靈以極,輕妙萬分,著手時進也是進,退也是進,處處佔著有利地步。


 


【推手及發勁歌】


意氣跟隨如心愿,精神吸著莫放寬。


若問應用如何辦,沾粘綿隨奧妙玄。


走化虛實無著落,得機進取若佔先。


不怕他是野蠻漢,要想用武難上難。


突然一變敵喪膽,一手成功神氣轉。


 


練架子是基本功夫,定步推手是沾粘功夫,活步、行步、大履等推手,是練身勢活潑,腳步輕快功夫,散手是練手眼身法步功夫,比手是練氣膽精氣神功夫。太極拳是虛靈之功夫,無論遇任何大力者來犯,我總之以虛靈之氣勝之,不可以力相抵也。守以虛靈之氣,變化無端,攻以奇特之動,冷快絕倫。功夫要脫俗,不要柔柔扭扭的動,如交手時胡拔亂拉,是功夫尚未成熟,不可與人較勝負,尚須按規矩細細的用功,如有外家的底子,明功未退淨者,均須細細研求方可。


以神走,以氣化,勁去令人如觸電之感,突然已到令人無從抵禦,所謂來之不知,去之不覺,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也。 (蘇清標)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學習退陰符

跟隨蘇清標老師學習太極拳,每次上課練完功操回家後,一雙腿一直發抖酸痛
不已,心中難免又產生疑惑,這樣練下去會不會造成運動傷害?當時真的很擔心,
但是三年多下來,居然從當時咬牙苦撐,到如今變成一天不能不打太極拳。

蘇清標老師在「功操的重要性」中,做過如下的解說:「人類的身體不會因為
練習太極拳而受傷,因為人的細胞會隨著不同的環境而轉化,你給它什麼環境它就
會去適應,你給它舒服的環境,細胞就會變成軟弱無力;你給它艱苦的環境,細胞
就會變成活潑有力。我那邊有好幾個八十幾歲的學員,每天很認真練習,我擔心他
們的身體會不會受得了,但他們練拳之前,都很認真做功操,站樁十分鐘,拉筋功
操半小時。打拳之前有一個前提,一定要利用拉筋功操把全身的關節肌肉鬆開,才
能開始打拳,否則在關節肌肉沒有鬆開之下,打拳是很容易受傷的。」。

蘇清標老師在「學習退陰符」中,更有如下的見解:「一般人對疼痛都很畏懼
,他怕出問題所以就放棄,其實那個改變是好的開始,如果那個地方不會酸痛就表
示沒有刺激到,但如果刺激太過頭了,當然也會產生後遺症,所以一定要做事後處
理。為什麼太極拳要退陰符,也就是你練完了一定要走路,走半小時的路,把你剛
才練拳時所承受的壓力退除掉。什麼是退陰符?陰就是看不到,符就是符咒,隂符
就是一種你看不見的東西,緊緊貼在你身體裡面,你不把它撕掉能量就出不來,久
而久之就老化衰亡。所以人要隨時隨地退陰符,包括身體的、思想的。我們為什麼
要打坐?打坐也是在退陰符,把一切煩惱憂愁過濾掉,讓身心保持輕鬆無罣礙。但
談何容易,無論白天也好晚上也好、打坐也好睡覺也好,整個腦筋千頭萬緒糾纏不
清不得安寧,這都是陰符在作弄,使得身心不能輕鬆自在。當然陰符是道家思想,
佛教稱之為習性。而太極拳正好可以把你有生以來,累積在身心裡面的無名習性一
一拿掉。要拿掉這些習性談何容易,而太極拳剛好教你鬆教你柔,身體放鬆了,心
理也放鬆了,重新建立一個沒有陰符而符合太極拳要求的身心結構。」。

太極拳初學者,往往只重視太極拳套路的練習,而忽略掉功操、退陰符的重要
性,更有其他門派的太極拳,根本就省略掉功操。而蘇清標老師一再強調楊家老架
式太極拳應包括功操、套路、退陰符,它們是同等重要,不能因為節省時間而只打
套路不做功操,長期累積下來反而對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