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武術薪傳獎

 

10月17日

李傳錚同門榮獲2009年 『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武術薪傳獎』當選感言



「用心好好練!」這句1996年中華武藝薪傳獎得獎人王子和太老師生前常說的話和他那句「千遍生、萬遍熟」勉勵之言,長年以來鞭策著我彷如「老子騎牛」般不懈地穩步漸進。親自體驗了無論修習中華文化的書法、國畫、國樂、舞蹈、戲劇、文藝或武藝等,其基本功鍛鍊的重要性。再者,1999年中華武藝薪傳獎得獎人鄧時海恩師「練拳動作要到位」和「太極拳打的是半手拳」兩語的矛盾,亦曾給我帶來疑惑與困擾。所幸于自幼受中華文化薰陶,中學時期受教授國文的叔公教導背誦《四書》的〈大學〉十章,後進入師大修習「中庸」、「論語」,研讀老莊,理解到中華文化的精神不喜矛盾,愛講和諧、「中庸之道」與「清靜無為」。應用到拳藝上,則講求「剛柔相濟」、「陰陽互用」,摒棄陰陽對抗。敝人謹記莊子「庖丁解牛」的啟示,由技臻於藝才符合太極拳的哲理。故深感上述兩語並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謹簡列敝人修練武藝的人生感悟如下:


                                                            練時到位存有餘—年年有餘


                                                            打時至柔炁貫身—生生不息


                                                            用時取機定江山—機機得勢


   這三十年來,在法國、歐洲這塊充滿文化氣息的肥沃土壤上,本執著愛心、以「道之園丁」之職,把培育自台灣的優質幼苗努力播種。不愛等同化肥的「簡化武術」,只堅信傳統武藝,而結果雖然稀疏,但心安理得。


   今天我能獲「中華武藝薪傳獎」這項殊榮,該感恩的是台灣這座美麗、自由寶島,他保存了完整的傳統文化藝術而未曾間斷、師輩們的悉心傳授以及師兄弟姐妹們之情誼。更感欣慰的是得到這塊土地上薪傳獎評審委員的肯定與全體工作人員得愛護,特此鞠躬!



******************************************************************************************


       1996年王子和太師榮選為首屆武藝薪傳獎得獎人,我們身為同門弟子的,對我們武藝的傳承法統,有了更肯定而踏實的自信。1999年我本人被選為武藝薪傳獎得獎人,在一門雙傑之下,一般社會對我們武藝有了更大的肯定和更多的接納。今年2009年旅居法國的李傳錚同門榮獲了武藝薪傳獎,我門武藝一門三傑了,我們更有了自信,社會給我們更多的肯定,國家給了我們完全的認同,的確可喜可賀!


         榮耀與責任是等同且依附的,享有最多的榮耀,就得要付出更多的責任。過去我常常問自己,太極拳真的會像大家所期望的好嗎?我會非常努力地去促使太極拳能夠成功地轉型到現在社會。我也常常問自己,我門武藝真的是最好的太極武藝嗎?我會盡所能地使我武藝的門法哲理,保有傳統的形象與內涵,而附加現代之價值。我也常常問自己,自已是否是真正華步庭弟子?我會一無返顧地將我門法哲理,從小小的華步庭的場子,帶到大專院校,也帶到全台灣,更帶到了全世界。雖然還做不到最好,但捫心自問,算是已經盡心盡力也盡責任了!


        楊家老架呂系太極武藝,得到現代社會國家高封了一門三傑,自己更有了信心,社會給了更多肯定,國家有了完全的認同,更成為了世界的太極。身為同門弟子,當然是與有榮焉。然而,我們都應該要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是真正的楊家呂系弟子門人嗎?希望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恭賀李傳錚同門榮獲武藝薪傳獎


    恭賀我門楊家呂系太極一門三傑


                                                                                  鄧時海


 



太極推手的理論與規矩

一、勁


  從下手工夫的目標來說,進入推手的修練,首先要學習的是對於「勁」的認識與了解,其次是逐步去掌握「勁」,進而運用「勁」。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所言:「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級神明」,就明白地指出,經由不斷的演練,才能逐漸認識了解什麼是勁;了解什麼是勁,才可能逐步進階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也才可能「因敵變化示神奇」。


  然而什麼是勁?雖然可依據的傳統文獻中,並沒有給我們太多的解釋和說明。但是如果從現代物理及運動力學的觀點來看,勁應該是指力道的大小和運動的軌跡。


二、聽勁


  學習推手,因為是雙人對練,所以勁也分成:「自己的勁」和「對方的勁」。在自身部分,要逐步釐清形成各種力道的物理根源,如何去形成自己身體的結構,了解各種力道的不同,以及如何產生這些力道,和力道運動的軌跡方向與速度、大小,進一步學習力道運用的時機。在對待部分,則要練習去「聽」對方的力道,包括力道的來源、種類、方向、大小、速度等,而後是轉化、借力等。


三、中線


  所有的勁,必須透過身體來展現,因此身體要保持一定的結構,這個結構,如本文前面已經提過,必須從築基功操和套拳中求得。當身體的結構形成時,全身鬆淨,重量完全落在腳跟。身體質量中心,應位於會陰穴與百匯穴的連線上,一般稱之為「中線」。中線因為是身體質量中心所在,也成為攻防之間的重點所在。


四、手揮琵琶


  推手中,手揮琵琶式是兼具防守、取勢與搭手的式子。手揮琵琶通常在築基功操時,會被選出來做單獨定式的練習。當進入平立步站穩後,重心側到一腳,雙手由丹田前方往上提至胸前,再出手成手揮琵琶。雙手的行進的軌跡,就是求「防手」,希望能在第一時間,先守住自己的中線。能守住中線,在對待上,基本的第一步已經保護住自己了。所謂的「取勢」,就是取得有利於自己的情勢,這必須靠靈敏快速的反應,在守住自己的中線後,進一步取對手的中線。因此,手揮琵琶一出手,兩手中指尖就是朝著對手中線的方向伸出。如果雙方的反應都很靈敏,同時取住對方的中線,那麼雙方前臂中點就會接觸,這是基本的「搭手」。搭上手的瞬間,無論雙方如何勢均力敵,總有一方會取得較優勢的地位。佔在優勢的一方,自然主動「沾」上去成「按」勢;反之,就是被動「隨」之成「掤」勢。搭手須輕巧,勁道無過與不及,否則若是高手過招,勝負已定。


五、化


  搭上手後,雙方開始練聽勁。主動的一方,透過搭手接觸的點,往前揉胯,「連」而不斷地將自己的勁往對手中線送,並尋找機會,伺機攻擊;被動的一方,則「隨」對手的勁向後揉胯,並試著將對手的勁引偏離自己的中線,這就是「化」,也就是所謂的「引勁落空」。


  「化」必須依賴腰胯。要想將對手的勁引偏離自己的中線,基本上須依靠揉胯和轉腰。是否能夠化開對手的勁,端視雙方聽勁的靈敏度。主動的一方,若聽勁能力不夠靈敏,被對手化開而不自知,則對手「引勁落空合即出」,主動的一方就可能被「採」、被「」。反之,被動的一方若聽勁能力不夠靈敏,自己的中線始終被封住無法化開,恐怕只有被「擠」、「按」出的命運。從中就可以初步體會 王太 老 師子和 先生所說:「太極拳是知覺的運動,沒有知覺,就不是太極拳」這句話的奧妙了。


五、熟


  同門之間最初練習推手,由於要先求身體四肢軌跡運行的空間位置的熟悉,因此雙方必須要配合,給適當的勁讓對手轉化。待熟練軌跡,「熟能生巧」之後,再求變化。而想要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也沒有任何僥倖,只有依照規矩法度,不斷反覆練習,久而久之,讓習慣成自然。


 


 


如何修煉太極拳的套拳(下)


推手及發勁要領


 


掤、履、擠、按、採、列、肘、靠、進、退、顧、盼、定計十三勢,須認真作到,沾、粘、連、隨、不丟不頂,更須切實研究,細細琢磨,長進當很快,否則拳意不來,白費功夫。內則心氣,外通全體,內外上下,以致相隨。


 


搭手時,先將身勢放鬆,以有虛靈之氣,圓轉之妙,逆來順受,毫無丟頂,無論對方來力大小,我總以虛靈之手法應之,摩之也,使其來力落空,找不著地,尋不著重心,如補空捉影,無用武之地為對,萬不可以大力以硬勁相抵抗或壓迫也。


所謂沾著,非專指以手貼著跟隨之謂,雖在尚未接觸之際,以神氣將對方籠罩,順著跟隨其伸縮而動此謂之沾,在肌跟肌隨之中,我之身手早已輕輕扶于彼身,彼之一切拳動無不盡悉,便可取之矣。


所謂沾著者有三:


一、是皮膚接觸之后,聽對方之伸縮而隨之,此為感覺之沾也。


二、是在未接觸之前,以眼觀察判斷其距離伸縮而隨之,此為視覺沾也。


三、是以耳聽其聲音,判斷距離而隨之伸縮。此為聽覺沾也。


 


以上皆神氣虛靈之作用,故太極拳首在養靈也。真太極拳之推手,是照掤履擠按認真去做,不丟不頂,出手是虛靈的接觸,是綿軟的,若掤履擠按四手不清,動作不虛靈,手掌挺硬,是外家之功夫也。


出手剛硬無比,毫無綿軟之氣,動作三角八楞,牢無圓滿之味,亦不以腰身轉動而以兩臂兩手自動,胡拔亂拉,非頂則丟,瞎碰亂撞,神氣活現,亦說是太極拳推手,實足貽笑大方,然一般學者反專門相信此似是而非之太極功夫,因其花樣好看,如真的太極功夫反不見信也。


 


用心、用意神、不用僵力。其節短,其勢險,勢如狂弩,急如發機,突如其來,令人無從抵抗。發勁有三:


一、以虛妙之身勢進身,對準其一部用鬆軟之彈性勁掤之,人如彈丸而去,此謂之長勁可打遠。


二、是以兩臂鬆軟如繩,以丹田之勁冷然向其彈去,此謂之斷勁,可打皮面疼痛。


三、是以丹田之氣,周身之勁,心中一急,冷然鼓去,此勁起于徒然,令人一驚又如觸電,令人不知其所以來,又如炮彈之及身,早已打進,此為短勁、或曰冷勁,可以入裡透內,可以將其鼻涕眼淚打出,如發的充實,可以打其鼻口噴血,頃刻致命,其冷快可想而知。


推手時,要有虛靈之氣勢,雖有手法,不以手法破敵,雖有著術,不以著術去著架,要以神走、氣化,使對方如捕空捉影,找不著實地,找不著去處,尋不著著落,其破綻自出,我好取之矣。如見來手即以手法去著架,則一身之勁被其牽制,動作不靈、學知不可不知也。無論用拳、用劍、用刀、用槍,在比鬥時意思總要走在前頭,如被對方走在前頭,即須突然一變換過,否則必敗。以心打心,以氣打氣,以神打神,以氣魄打氣魄,以氣勢勝他人氣勢,用肩、用肘、用胯、用膝亦然,所謂沉著:鬆軟自隨之謂,非用力下壓之說也。非鬆軟純淨內勁不出,如不鬆軟,反不如練內功也。


 


【太極拳發勁歌】:


心裡發勁身勢鬆,丹田氣鼓勁前沖。


突然全憑神經勁,勇敢皆隨膽中生。


驚心動魄來的冷,勢如狂弩透其胸。


徒然一震五臟爆,方是太極真功夫。


 


內則一心,外則全體,鼓丹田之氣,打周身之勁,要整個不可零斷。打人不入內,是鬆的功夫不夠,尚未鬆淨,還有拘滯之力牽制耳。


動先被人覺,是尚不軟,有明力未退淨耳。拳不夠用,是身勢手法呆板,無虛靈變化耳。蓄勁如吞江,發勁如長虹,打去如穿紙人,一鼓而透因其心、勁與神氣合一故耳。勁去可以斷其氣,打穿其胸,打透其腑,可以使鼻涕眼淚流出,可以使鼻口噴血,其鬆沉冷快可想而知,但非遇陰毒之人,有心害我者不可妄發。以手腕往其冷然一沉,可以將其兩臂掛傷,以手採無手腕,突然往懷中一帶,對方必覺脖厚大筋如觸電之疼。不講沾粘之外功,推手不可與其同練也,否則有損無益。如其強迫推手,意在顯弄本領時,我當以虛靈之手法對付之,如其不以規矩,胡拉亂撞時,我當以散手打之,不可陪他瞎鬧。身如游龍,神似烈馬,神勁一動,勁透彼身,若只依粘粘連連,柔柔推推,則難敵高手。變得快,打得快,神氣以極,干脆無比。十三勢神出鬼沒,變化難測,全在個人天份如何。味不過五,其變不可盡嘗;聲不過七,其變不可盡聽;色不過五,其變不可盡觀;兵法不過十三篇,奇正之變,主客之分,其妙用無邊;太極拳不過十三勢,其變化亦莫能窮其用也。


善功者,對方不知何處可守,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來之不知,去之不覺也。善守者,對方不知何處可攻,蓋身勢完整,神氣均云,包羅萬象,無隙可乘也。進而使其不可禦者,避其銳而攻其慮,退而使用莫能迫者,出其意料之外也。在攻時,突然早到,攻其一點,堅不可比,故敵方不能防,在退時,冷然已回,伊尚未察覺故不能迫。


要去的突然,如迅雷不及掩耳,令其無從抵抗,要退的奇特,如一線不掛,使其尚未察覺 輕如百無所有,重如泰山立崩。發勁無形突然到,化勁乾淨虛妙玄,微乎至於無形,神乎之至于無聲,英雄所向無敵概由及此。


若將去不去,不去又去, 兩兩 相相,游移不決,乃技擊之病。


不去時亦須刻刻留意,以防急促之變,要去則一發在發,發之不斷,使其無變動之機勢。攻者則已去,再去,去之不已,緊上加緊,,如守時則一化再化,化之不息,以上兩者須在需時用之。變不見變,化不見化,動于無形,來去難覺,方是高手。進時神意吃著,使其無變動之機會,退時轉折虛無,令其找不著突地。丹田之氣,用之得法,一發可以致命,走化來的乾淨,敵人捕空捉影,細心虛無走化之功,一切妙用全在其中,不在著術上用心。如對方以著術來進,遇著術多時,隨其多而多變,遇力大者進,隨力大而大用,此所謂捨己從人,逆來順受,變化無窮也。進身去打,無不手到成功,支撐閉門,一定吃虧,放開心膽去作,逢兇化吉,拘謹膽小,定敗無疑。初學推手者,不敢完全鬆開,怕鬆開之後,對方如來手無有保障,不知完全鬆開後,滿身虛靈之氣,自有此虛靈之氣勢,定有巧妙之作用,定能應付一切也。虛靈以極,輕妙萬分,著手時進也是進,退也是進,處處佔著有利地步。


 


【推手及發勁歌】


意氣跟隨如心愿,精神吸著莫放寬。


若問應用如何辦,沾粘綿隨奧妙玄。


走化虛實無著落,得機進取若佔先。


不怕他是野蠻漢,要想用武難上難。


突然一變敵喪膽,一手成功神氣轉。


 


練架子是基本功夫,定步推手是沾粘功夫,活步、行步、大履等推手,是練身勢活潑,腳步輕快功夫,散手是練手眼身法步功夫,比手是練氣膽精氣神功夫。太極拳是虛靈之功夫,無論遇任何大力者來犯,我總之以虛靈之氣勝之,不可以力相抵也。守以虛靈之氣,變化無端,攻以奇特之動,冷快絕倫。功夫要脫俗,不要柔柔扭扭的動,如交手時胡拔亂拉,是功夫尚未成熟,不可與人較勝負,尚須按規矩細細的用功,如有外家的底子,明功未退淨者,均須細細研求方可。


以神走,以氣化,勁去令人如觸電之感,突然已到令人無從抵禦,所謂來之不知,去之不覺,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也。 (蘇清標)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學習退陰符

跟隨蘇清標老師學習太極拳,每次上課練完功操回家後,一雙腿一直發抖酸痛
不已,心中難免又產生疑惑,這樣練下去會不會造成運動傷害?當時真的很擔心,
但是三年多下來,居然從當時咬牙苦撐,到如今變成一天不能不打太極拳。

蘇清標老師在「功操的重要性」中,做過如下的解說:「人類的身體不會因為
練習太極拳而受傷,因為人的細胞會隨著不同的環境而轉化,你給它什麼環境它就
會去適應,你給它舒服的環境,細胞就會變成軟弱無力;你給它艱苦的環境,細胞
就會變成活潑有力。我那邊有好幾個八十幾歲的學員,每天很認真練習,我擔心他
們的身體會不會受得了,但他們練拳之前,都很認真做功操,站樁十分鐘,拉筋功
操半小時。打拳之前有一個前提,一定要利用拉筋功操把全身的關節肌肉鬆開,才
能開始打拳,否則在關節肌肉沒有鬆開之下,打拳是很容易受傷的。」。

蘇清標老師在「學習退陰符」中,更有如下的見解:「一般人對疼痛都很畏懼
,他怕出問題所以就放棄,其實那個改變是好的開始,如果那個地方不會酸痛就表
示沒有刺激到,但如果刺激太過頭了,當然也會產生後遺症,所以一定要做事後處
理。為什麼太極拳要退陰符,也就是你練完了一定要走路,走半小時的路,把你剛
才練拳時所承受的壓力退除掉。什麼是退陰符?陰就是看不到,符就是符咒,隂符
就是一種你看不見的東西,緊緊貼在你身體裡面,你不把它撕掉能量就出不來,久
而久之就老化衰亡。所以人要隨時隨地退陰符,包括身體的、思想的。我們為什麼
要打坐?打坐也是在退陰符,把一切煩惱憂愁過濾掉,讓身心保持輕鬆無罣礙。但
談何容易,無論白天也好晚上也好、打坐也好睡覺也好,整個腦筋千頭萬緒糾纏不
清不得安寧,這都是陰符在作弄,使得身心不能輕鬆自在。當然陰符是道家思想,
佛教稱之為習性。而太極拳正好可以把你有生以來,累積在身心裡面的無名習性一
一拿掉。要拿掉這些習性談何容易,而太極拳剛好教你鬆教你柔,身體放鬆了,心
理也放鬆了,重新建立一個沒有陰符而符合太極拳要求的身心結構。」。

太極拳初學者,往往只重視太極拳套路的練習,而忽略掉功操、退陰符的重要
性,更有其他門派的太極拳,根本就省略掉功操。而蘇清標老師一再強調楊家老架
式太極拳應包括功操、套路、退陰符,它們是同等重要,不能因為節省時間而只打
套路不做功操,長期累積下來反而對身體不好。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能量之累積與消耗



    蘇清標老師在「累積能量」中,有如此提到:「一切的生命來自能量的提昇,能量要怎麼提昇?也就是要怎樣讓你的能量能夠生出來。它是有一定的規格,一定軌跡可遵循的。本來你直直的站是很輕鬆的,但你很白目,偏偏要蹲下去站,當然你會感到很不舒服,但奇怪的是一、兩個月之後,你不但不會不舒服反而覺得很輕鬆,那就表示你的身體已經產生能量,能夠抵抗身體蹲下去的壓力。能量來自於不斷的運動,不斷的刺激,身體的細胞才能不斷的活化。有人問,我每天都在運動為什麼能量就出不來?運動有兩種,一種是消耗能量,一種是累積能量。太極拳就是一種累積能量的運動,你去打籃球回來後會很疲憊,是因為打籃球是一種消耗能量的運動。太極拳每天輕鬆的打,它的運動不是在緊張狀態,而是在思維專一狀態。


一個人的在思維專一,他的能量就不易消耗。我們東方人看到累積能量大過消耗能量可以減緩老化,因此朝向道的修練、太極拳的訓練、靜坐、氣功、瑜珈等,讓你的能量減少消耗,進而累積你的能量,使你延年益壽不老春。」。


   


    我們常聽說一句話:「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可見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雖然運動對健康很重要,但是不正確的運動反而有害健康。以前的人,總認為跑得快、跳得遠、爬得高、舉得重就是健康的標竿;但現代的醫學卻發現,在奧運田徑項目的金牌得主,其平均壽命卻遠低於一般常人的平均值。這個事實值得我們加於省思。運動在消耗能量的過程之中,產生力量、活化細胞、促進新陳代謝,讓精神振奮是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但如果太激烈的運動,就要耗損更大的能量,吸入更多的氧氣,所以激烈的運動又稱為「耗氧運動」。耗氧運動最大的後遺症就是它的副產品「自由基」,它就像「陰符」一般,緊緊貼在體內各個器官上,迫使細胞衰敗老化。甚麼是自由基?值得我們進一步瞭解。


 


自由基是人體進行生命活動時所產生的一種活性分子(氧化的產物)。正常情況下,自由基具有調節細胞間的信號傳遞和細胞生長、抑制病毒和細菌的作用。但如果體內自由基過多,則可引起蛋白質、核酸(DNA)變性,導致細胞和組織器官損傷,誘發各種疾病,並加速機體衰老。一般情況下,人體內存在大量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b-胡蘿蔔素、超氧化物歧化(SOD)、過氧化物等,它們能清除過多的自由基,使人體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處於動態平衡中。當人處於疾病狀態時,或在緊張、憂愁、激烈運動、吸煙、過度飲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下,或者由於紫外線照射、放射線照射、環境污染等因素作用時,都會引起自由基產生過量。若此時人體內的抗氧化物不足,無法清除過多的自由基,就會導致人體健康受損。自由基因其本質上之不穩定性,若在人體內極易和細胞組織產生化學反應,這個化學反應統稱為氧化(Oxidation),會使組織細胞失去正常功能,如氧化發生在細胞膜上的脂質,會使細胞膜通透性改變,養分及代謝物質無法進出細胞內造成細胞壞死,而細胞膜被破壞的速度大於細胞再生的速度,組織器官的功能就會受到明顯影響;若攻擊蛋白質,會使蛋白質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而引起病變,如發生在皮下之膠原蛋白(Collagen)組織,則會令皮膚失去彈性及保濕功能而產生老化現象(Aging)。另外,自由基也會破壞DNA,造成DNA股的切斷或鹼基的改變,一旦DNA遭到切斷,人體在修補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無法正常修復而產生突變。自由基攻擊鹼基後會衍生一些副產品,這些副產品往往會使遺傳發生錯誤而有致癌的可能。人體若長期受到上述一連串的傷害,各種慢性病、老化、癌症將可能陸續應運而生。故自由基被現今醫藥專家稱為「百病之源」,一點都不為過!


 


    現代運動醫學已經拋棄激烈的耗氧運動,而逐漸提倡耗氧量較少的慢跑,再而提倡耗氧量更少的健走,現在更有人提倡慢走。專家的意見莫衷一是,吾人何去何從?運動過量怕產生自由基,運動不足又無法活化細胞,流汗排泄毒物。因此我們用一套標準來檢驗,如果運動使你氣喘如牛,就表示你的運動是耗氧運動,會因氧化產生過量的自由基;如果運動不會使你流汗,就表示你的運動是無效運動。那麼檢驗一下當前的運動項目,那一種運動可以讓你不會氣喘如牛,又能夠汗下如雨,我想也只有我們楊家老架式太極拳。拉筋功操一趟下來就開始有汗珠了,再來一趟楊太極108式套拳,保證你汗流浹背,如果還不過癮,再站樁三十分鐘,這時你的內衣內褲全部溼透,但很奇怪的是一點都不喘,所以我們楊家老架式太極拳,可以說是一種消耗能量最少,累積能量最多的運動,也是二十一世紀的主流運動。


 


    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如物質代謝的合成反應、肌肉收縮、腺體分泌等等。而這些能量主要來源是食物。動、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可分為五大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加上水則為六大類。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經體內氧化後可釋放出能量。所以才會產生餓了四肢無力;飽了精神百倍,由此可見食物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這種由食物產生的能量,也稱為物質能量;還有一種非由食物產生的能量,稱為心靈能量,它是一種由專注力、抗壓力、精神力所引發的一種能量,如氣功、瑜珈、靜坐、站樁等,而且心靈能量大於物質能量。今天人的身體之所以會累,會精神不濟,元氣不足,婚姻不合,工作不順,智慧不開,財運不通,皆因生命能量不足所導致,故要補充生命能量才可以。而補充生命能量最好的方法唯有靠練氣功、瑜珈、靜坐、站樁等,才能快速有效的蓄足補生命能量。


 


    太極拳可說是一種消耗能量最少的有氧運動,同時它也是一種能夠累積能量的運動。尤其老年人練太極拳感受最深,效果也特別好,在他各種器官功能衰退,細胞老化,百病叢生之際,因練太極拳而獲得改善重生,任誰都會感激不盡,並想與他人共享。太極拳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太極拳愈早練愈好,尤其現代的年輕人,沉迷於電腦遊戲與網際網路之中,缺少運動,未老先衰,更需要太極拳來拯救他們的健康,真希望太極拳將來能成為全民運動。


 



***************************


練拳心得同門介紹:


  名:陳文宏


出生年:1946年


  歷:台灣大學社會系


  歷:國中老師、組長、主任


入門年:2006年


****************************



運勁如抽絲,行拳如流水


    蘇清標老師在「運勁如抽絲」演講中,有提到:「太極拳從動入靜,再從靜入動,動靜之間好像有一條線牽著走,這樣拳打起來才有味道,否則就像僵屍一樣為什麼僵屍走起來是一跳一跳因為它沒有生命而人活著是有生命的,所以他的行動是連續性的僵屍給我們一個概念,它沒有生命,它是斷裂的,它是沒有連續的而我們從出生到現在,都是連續的從沒有斷過,除非他是植物人,腦筋變成空白所以太極拳也是一樣,一拳出去跟回來之間從沒有斷續過,就像蠶絲一樣連續不斷,所以運勁如抽絲。」。


   


    蘇清標 老師在「行雲流水」演講中,又提到:「練太極拳慢慢朝向輕鬆不用力,像水一般流動,不要像固體一樣身體在動中有靜,不可充滿作為,不作為不是沒有作用,它很有作用人類因處於競爭的場域,生活一直緊張無法放鬆,所以體內就會產生很多障礙點,以至於氣血不順,引起很多現代文明病所以打太極拳要放鬆像流水一樣沒有阻礙,即使很忙很快也要放鬆,人一放鬆,思緒與身體才會連結,你想到那裡能量就會到那裡。」。   


 


    三年來的太極生涯,在 蘇清標 老師與 黃得恩 老師認真教導下,也體會出一些心得,就教於各位先進前輩。練習太極拳首先要記住的原則,只有兩個字「,下半身要沉,上半身要鬆身體太高,打起來雖然很 EASY 很舒服,但是能量出不來身體太低了,肌耐力不夠也打不動太高不行太低也不行,那麼要多低才行,還是回到站樁時提到的那個觀點「臨界點」,每個人的年齡體質肌耐力不同,他的臨界點也互異,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練得愈久,隨著肌耐力的增強,會打得愈來愈低身體能鬆,心理也要鬆,它的要領事實上就是太極拳在動中有靜,靜而後能定,定表示身心平衡,一切平穩才能放鬆這樣身心才能無罣礙,能量才能周流六虛(上下前後左右),為我所用


 


    練習太極拳其次要記住的原則,也有兩句話「運勁如抽絲,行拳如流水」,整套太極拳就是要把質量轉化出來的能量,利用太極拳的套路,源源不絕連續不斷的纏繞而形成一股內勁,也就是所謂的「蠶絲勁」有了這股內勁,行拳運掌才能如行雲流水一般順暢,而這種內家的蠶絲勁,也並非三年五年就一蹴可及,那是一種活到老學到老,日積月累的功夫


   


   練習太極拳最後要記住的原則,也是一句話,善用你的「內知覺整套楊家老架式太極拳共有一百零八式,如果沒有聽口令,常常打錯,有時候更不知道打到那裡去了所以在沒有聽口令之下,而能無誤的打完一百零八式,那一定要很專心。在專心一志下,你的內知覺才會發生作用,它清清楚楚知道你打到那,下一式要怎麼打,更知道你那一招打錯了那一式打不好了內知覺就是這樣,不斷察覺錯誤,不斷反省改進所以我常說我們練習太極拳有兩位老師,一位是教我們打拳的教練,另一位是指正我們錯誤的內知覺。


 


 



***************************


練拳心得同門介紹:


  名:陳文宏


出生年:1946年


  歷:台灣大學社會系


  歷:國中老師、組長、主任


入門年:2006年


****************************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薪園第二期師承班師承儀式及茶會

時間: 2009920日(日)上午10:30


 


地點:新營工業區的榮重武場(地址:台南縣鹽水鎮八德路66號行政大樓1樓)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機勢的內涵

       蘇清標老師在「機勢的內涵」中,有如此說過:「甚麼是勢每一個陰跟陽的


互動都有一個勢,每一個動跟靜的互動之間也有一個勢。所以提放、上下、起落、


屈伸、開合、動靜互補、陰陽互用也都是一個勢。那甚麼是機?機就是訊息,甚麼


時候該提起,甚麼時候該放下,就是訊息就是機。提放之間的轉換點恰到好處的


時候,就不會產生濁力,今天為甚麼我們走路那麼順,一隻腳剛落下,另一隻腳已


經提起來,我們已經很習慣這種訊息,這種機,這種傳遞鍊,這已經累積好幾十年


的經驗,所以走起來很順但是人老了以後,他的思維與行動之間的傳遞鍊就會產


延遲所以走起路來就一擺一擺的,跟小孩子學走路一樣,這就是人因老化而


產生的機勢傳遞鍊延遲的現象。當然如果你經過強烈訓練之後,那得機得勢變成相


當敏感的,在你訓練當中你很放鬆,你的動靜互補,陰陽互用就能夠恰到好處。那


甚麼時候該動的訊息你很清楚就是得機,那你能夠去驅動那個能量就是得勢。簡單


的說,甚麼時候該動就是機,要怎麼動就是勢機勢更進一步變成機微,也就是說


還沒有任何跡象時,你已經感應到那種細微的變化,這時候你對任何事物的掌握就


特別精準,處理事情就不易閃失錯誤。」


 


八年前參加中鋼賞鳥社主辦的屏東潁達農場知性之旅,解說員阿標沿途介紹各


種動植物,到了中午大家就在一棵大樹下用餐,突然阿標跳起來叫了一聲「黃鸝」


,帶著大砲,賞鳥用的望遠鏡,衝到對面樹林前面,很快就架好大砲,然後招手叫


我過去觀賞,天啊那麼漂亮的黃鸝,那種飽滿的黃色至今難忘。觀賞之餘不免訥


,為甚麼大家坐在大樹下,只有阿標聽到鳥叫聲,而且很快就知道那是黃鸝的叫


聲,而且很快的判斷出黃鸝位置,很熟練調整大砲的方向與高度。鳥兒是不會靜靜


的等在那邊讓你觀賞的,所以動作一定要快要熟練,原來阿標聽到鳥叫聲就能判斷


出那是黃鸝,並能準確的判斷出它的位置,這就是「得機」而能夠瞬間調整大砲


的方位高度還有焦距,這種熟練的功夫就是「得勢」由此可見要培養「得機」的


能力,一定要訓練自己「內知覺」的感應能力,而內知覺也只在你能「專心一志」


時才能達到而要培養「得勢」的能力,一定要不斷累積經驗,使它變成自己的一


種本能反應。所以打太極拳,一方面要很專注去感覺你的每一個動作,不斷反省,


不斷改正;另一方面就是李武忠老師說的「拖地練」


   


      如果把機勢的理論延伸出去,也可以成為我們待人處事的一套人生哲學。大自


然的變化不是我們人類所能左右的,但我們一定要能感應到那個變化並採取適當的


措施,例如烏雲密佈了,你就感應到可能會下雨,那麼出門就要帶雨傘。一年四季


的變化,也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因此老祖先就發展一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


因應措施出來。春天、夏天就努力的去耕耘秋天冬天就好好去收割去休息,那


就是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情。人生也是一樣,艾立克森把人的一生發展分成九個


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他的任務,小孩子就要好好讀書學習,年青人就要努力工作


成家立業,老年人嗎好好打太極拳把身體保養好。人千萬不要逆勢而為,千萬不要


相信人定勝天,人要敬天愛地天人合一,要上善若水順勢而為。在此還是以那一句


話與大家共勉之,「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情」


 



***************************


練拳心得同門介紹:


  名:陳文宏


出生年:1946年


  歷:台灣大學社會系


  歷:國中老師、組長、主任


入門年:2006年


****************************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質能轉化論


 蘇清標老師在「築基的重要性」中,曾經說過:「兩腳站三腳雄,雄就代表你的POWER很強,一個人的能量是否很強,從他的一雙腿就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衰亡,也是從腿部老化開始。所以築基功操中的站樁就很重要,只要你每天站天天站,你的腳底就會生根,你的腳底磨擦力愈來愈大,透過站樁的訓練,你的肌肉強化了,你的氣也能放鬆,你的能量自然而然就下放跟地球相結合,你的人就生根,人有生根生命力就出來了。現代的人就是沒有生根,所以生命力就消耗掉,因為他沒有跟地球相結合,每天坐椅子,由椅子來承擔地心引力,每天坐車,由車子來承擔地心引力,由於人類愈來愈少用腳來跟地球相結合,所以體能也就愈來愈差。」。


        蘇清標老師在「質能轉化論」中,又說:「當你馬步蹲襠抱大罡,簡稱為站樁,這時你的身體就是屬陰的材質,當你蹲馬步時,你七十幾公斤的重量在地球的地心引力吸引下,形成對兩腳的壓力,為了抵抗這個壓力,身體自然而然產生一股屬陽的能量來對抗這個壓力。所以質能轉化是來自於地心引力所產生的壓力。而很奇怪的是,這一股能量正好可以激化身體內部細胞的活力。所以我們要身體健康,心理要放輕鬆,但是身體還是要給予適度的刺激與壓力。質能轉化,時間的量要夠,時間的量夠了,生命才有辦法轉化,通常都是以一百天為準,也就是要改善你的體質,你得連續站樁一百天才能生效,我們稱之為百日功。」。


        我五十五歲退休,也有退休症候群,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所謂的「生理障礙」。後來蘇老師在上課中提到,打太極拳會強化下半身的力量,只要下半身的力量夠了,所有男女之間的事都可以解決。當時也是半信半疑,在一籌莫展之下也只好死馬當活馬醫,後來蘇老師又說,要連續站樁一百天才能有效。於是開始苦練那痛苦無比的站樁「百日功」。唯有自己親自走一遭,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的體會,正如寒冬飲水,冷暖自知。茲將苦練心得在此報告,以供各位同門參考指教。首先馬步蹲襠抱大罡到底要蹲到甚麼程度才算標準,蹲的太高壓力不夠,氣提不上來,能量也出不來,這樣蹲再久效果還是有限;而蹲的太低,壓力又太大,造成乳酸累積太快,你的一雙腿會因疼痛而站不到五分鐘,時間的量不夠,效果也是一樣達不到。過與不及都不好,那到底要蹲多低才算標準?這是初學者常會遇到的疑惑,這幾年來的苦練,終於體會到根本沒有標準,老師只能教你站樁的正確姿勢,至於高低的問題還是要靠自己決定。站樁與太極拳都是一樣,是一種「覺知」的運動,站樁蹲得太高能量出不來,站樁蹲得太低兩腳又受不了,所以它一定有一個「臨界點」,而這個「臨界點」隨著每個人的年齡、體質、練功時程的不同而互異。所以初學者練習站樁首要任務就是找到自己的「臨界點」,而這段摸索時間只能靠自己去察覺,誰也幫不上忙。或許你會問,到達「臨界點」時,會有甚麼徴兆?別人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訴你我的經驗,我的「臨界點」到達時會自然「提肛」、「縮腹」、氣貫丹田、全身舒暢無滯礙。站樁就是要把這種「臨界點」的感覺一直保持下去。通常我都會保持半小時左右。


      其次初學者練習站樁,常會遇到的疑惑是「心亂如麻」,蹲下去以後才發現一個心亂成一團,不要說用你的「內知覺」去察覺你身體的變化,根本你就像一頭心浮氣燥的猴子,一刻也靜不下來。這時我會聽蘇清標老師的演講或聽音樂,來轉移兩腳傳來的疼痛感,然後把時間設定在十分鐘,而後再逐漸增加到二十分鐘、三十分鐘。唯有心能定下來,站樁的時間才能延續下去,站樁時間量夠了,質能轉化的效果才能獲得,體質也才能完全改善。


       最後初學者練習站樁兩腳酸痛時,常會疑惑兩腳膝蓋會不會造成運動傷害?當然你站樁後如果有善後處理,也就不會造成運動傷害後遺症。通常我每次練習太極拳的安排順序是:先做「拉筋功操」約三十分鐘,再打「楊家太級拳 108式套路」約三十分鐘,然後再做「站樁」約三十分鐘,最後再做「退陰符」約三十分鐘,整套學程下來大概要花兩小時的時間。現代的上班族那有辦法心無旁騖,花兩小時去練拳。所以有些人就只做拉筋功操與太級拳套路,而把站樁與退陰符就捨棄掉了,那實在太可惜,李武忠老師常常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國人很忌諱在公開場合談論男女之間的事,但對於「百日功」這件事我又不得不說。我每一年一定會安排一次「百日功」,如今已進入第三階段。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感受與效果,而且每一階段都往好的方向走,再繼續下去會有甚麼效果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會愈來愈好。難怪太極拳前輩王宗岳先生說:太極拳是一門「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功夫。有人說「吃苦像吃補」,也有人說「苦中作樂」,但還是以一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與大家共勉之。


 


 


***************************


練拳心得同門介紹:


  名:陳文宏


出生年:1946年


  歷:台灣大學社會系


  歷:國中老師、組長、主任


入門年:2006年


****************************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武術無用論之新見解

       在正式跟隨蘇清標老師學習太極拳之前,心中對武術功夫也存在一些疑惑。首


先是對學習武術功夫的功能產生迷惑,凡是看過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對陳真


最後面對日本軍隊,跳躍起來被亂槍打死的那一幕,相信印象非常深刻,功夫再好


也不是子彈的對手,那何必辛苦去學習功夫,倒不如去練習射擊。


     


        蘇清標老師在「武術無用論」中,也做過如下精闢的見解:「人類進入二十一


世紀後,已經進入了所謂的柔性世紀,人類不再信奉像十九、二十世紀那種暴力文


化,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二十一世紀後人類不再信奉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


存的理論,未來人類將以融合代替對抗,天人合一代替人定勝天。所以未來學習武


術不再追求搏擊的技巧,你的武術高超,一拳打過去可以把牆壁打一個洞,你還得


花錢把他修補起來。就像有一個人跑到深山去學得屠龍的技術,但下山後卻找不到


一條龍讓他殺。未來比的不再是武術的高低,而是比誰的身體健康,誰的心胸開闊


,誰的靈性清澈,誰的智慧高超。」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新書出版訊息]--- 太極拳之修煉哲學(蘇清標 著)

蘇老師在南部地區躬親實踐太極武藝三十餘年,桃李滿天下,受教者不計其數。近年不論下手功夫,或思想層面,蘇老師的修煉都更為圓融。他在南華大學的哲學碩士學位論文著作,第一版<太極拳的哲學> , 深受學習太極拳初學者之喜愛, 佳評如潮, 繼第一版之後, 再度加入十年之修煉心得, 著作第二版<太極拳之修煉哲學>, 內附VCD, 數量有限, 購速電0918932917


太極武藝和露禪學派廣法一系

太極武藝和露禪學派廣法一系



                                                                                                                                       王子和寫於華步庭 67.12.10





太極武藝,在露禪學派形成以前,它的內容只包括者屬於徒手武藝 的太極拳術,和屬於長兵仗武藝的陰符槍法。太極拳術,在本體的結 構上,那些有關意識方面的成素,主要的出自道家儒家和兵家的思想。


那些思想的淵源,自然可以遠溯到兩千年以前;至於把那些思想型態 化了而形成為太極拳術,卻應是在宋代性理學興起以後,清代初葉以前, 所逐漸完成的事。根據現代所有的,清代以前的文獻裡,找不到有關太極拳術的記載。


而清初乾隆年間,山西王宗岳先生所作的太極拳論,是僅見的最早文獻。 從那文獻上可以看得出來,太極拳形成的時期,必定是在宋代濂溪先生作太極圖說以後,才開始的。 宗岳先生承先啟後,闡揚了太極拳的理論 與實際,並且開始創制了陰符槍法。於是太極拳術和陰符槍法,都成為 太極武藝的主要內容,而傳流於山西陝西河南河北等地域。


前清嘉慶同治年間,河北廣平府永年縣楊露禪先生,幼年在河南懷慶府 陳家溝,從陳長興先生學得太極拳術。壯年訪友游學,走遍黃河兩岸大江 上遊,搜尋太極武藝。經歷得越廣,彙集的也就越博,融會貫通得越精澈, 而造詣也就越高深。與人比較武藝,從來不輸,也從不傷人結怨。武術界 人士都尊崇他,稱他作『楊無敵』。


晚年在故都北平出任京師神機營總教師,隨釐定太極拳,太極槍,太極劍, 太極刀的教材教法,因材施教,量人而傳。於是太極武藝的內容,由拳, 槍兩項增益劍,刀而成為四科;徒手以及長短輕重兵仗的武藝全備,而各科 教材教法的嚴整完美,尤屬絕到。百餘年來,明師高手輩出。法統一脈, 前繼後續,是謂太極武藝的露禪學派,世俗所說的『楊家太極』,所說的 『廣法』,就是指這個學派而言的。


從太極武藝的成熟和發展上看,王宗岳先生是繼承了古聖先哲的智慧結晶, 汲取了各家的精粹,而綜合集成了太極武藝理論體系的首要人物,也是指引 後學確認正門正宗,以進入正途修煉的第一人。而楊露禪先生是繼宗岳先生 之後,飽和了太極武藝應有的項目,表證了太極武藝的傳習空間,已發揚正 功正法正果而光大正門正宗正統的第一人,而露禪學派,就是對於太極武藝 ,在發揚光大意義之下的,關於學術的精研闡揚與皈依參修的結合。


露禪學派的學術,是以太極武藝為中心的學術,同時是以發揚藝道三極的 精神,而作用於人生行為,為目的的學術。露禪學派的太極武藝裡,各種科目 的修煉是有一貫性的;在修煉上有始無終固然難以達到至善的地步,躐次而進 或部份截取,也不會澈底精純而有大成。而各種科目的修煉,以太極拳術一科 為根本,視槍,劍,刀,各種兵仗,為太極拳術的演化,為肢體的延伸。



露禪學派的學術,凝聚在各種武藝科目的教材編訂上,教學內容上,教學

目標上,和修煉下手上。那些教材,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修煉下手,是體系 完整的;而且是要從力行上修煉,然後才能認清的,最不作興先空言後作。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98年新營市市長盃楊太極武藝錦標賽暨蘇清標老師講座活動



主題: 如何修煉太極拳


主講人: 蘇清標老師


時間98816日(星期日)上午 九點


地點: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相偕打拳 武動企業虎虎生風



傍晚時分,台南縣新營市一家鋼構工廠響起樂聲,綠色辦公室大門敞開,員工魚貫而出準備下班。此時,另有一組人卻換下工作服,精神抖擻地反向往工廠內部邁開大步。堆滿重型鋼構的柏油路上,二月斜陽把三三兩兩前進的員工,拉出長長的身影。


轉入黑漆漆、型鋼疊滿堆的鐵皮廠房,挨著屋壁信步走在長長、冷颼颼的通道上,循著梯口透出的燈光爬上樓,哇!如超市般明亮的百坪空間乍現眼前。陸續到來的打拳者各自隨地做起暖身動作,談笑自若、熱絡的氛圍逐漸在場域裡擴散開來。


整了隊後,師生相互抱拳行禮,功操、太極拳、太極刀在蘇清標老師指導下逐一操練,二十多個男女學員個個架式十足,舞得刀光拳影、虎虎生風。


三年半以來,他們每週兩次利用下班後的兩個小時,在整理過後的廠房剩餘空間裡打「楊家老架式太極拳」,成員自費又自動自發,不但鮮少缺課,而且幾乎堅持不間斷地打拳,這當中到底蘊藏著甚麼樣的玄機? 


與「拳」為伴身體健,推己及人


身材挺拔、愛好運動的李寬量董事長,從學生時代起,就因涉獵多種運動而留下諸多運動傷害。近年來,除了維持打了多年的高爾夫球外,他一直努力想再找個不具傷害性的運動。直到6年前,終於尋覓到太極拳,從此與「拳」為伴。


愛上打拳的李寬量,體驗到學拳不僅能獲得健康,自然而然也會顯得比較有活力。李寬量頗有心得:「太極拳是用內勁打拳而非使用蠻力,『用力非太極』,長期打下來可以讓人柔化個性,變得較不易急躁。除了耐力、承受力明顯增強外,火氣也能減弱。這方面的成果不但自己有感覺,別人也能感受得到或看得到。」他同時表示,醫學健康指數可資證明,持續打拳每年可年輕一歲。


柔軟操練的太極拳,打出了李寬量健康的身體與內在修為,給他全新的體驗,因此他學拳三年後,也推薦同仁一起來打拳。 


員工耳聞目睹,形成企業運動


首班隊長李定明經理表示,當初邀請蘇清標老師到廠內演講拳套,部分同仁聽後覺得不錯想學學看,提議由公司提供場所習拳。首期27個學員中,大多數是管理階層的幹部,也有少數廠外的老闆、醫生參與。


三個月以後,李寬量曾擔心成員會不會因練拳辛苦而跑掉大半,結果並沒有。他覺得很奇怪,連蘇清標老師也大感意外;又經過了半年,還是沒人離開。直到現在三年過去了,打拳仍然持續著,這麼良好的紀錄,在打拳界可是少有的事。


成員之一的劉經理未打拳前,每次爬山都是太太先爬上山等他;打拳後,反過來由他在山上等太太爬上來。這個故事吸引了其他同事想要參與,但打拳不可能從中途插隊,那會跟不上的,怎麼辦?


在員工多次要求下,半年前終於在廠內開了第二個初級班,每週打一次,二十多人打到現在同樣沒有人「落跑」。李寬量認為,打拳增進了師兄弟間感情、興趣的契合及眾多客觀因素,促成了員工打拳的延續。


互動發自內心,工作主動配合


近半數員工一起打拳,對企業會產生甚麼影響?


從未想過這麼嚴肅問題的李寬量定神後侃侃而談:「個人的身心因為學拳,潛移默化的過程雖不明顯,無形中起到變化無法從外觀輕易看出,但可以感受得到。打拳時,無論公司主管、非主管或與公司以外人員之間,彼此不再拘泥於上、下或內、外的工作關係,練拳的同時,一切關係都轉變為師兄弟情誼,感情變得不一樣。十幾年的老同事成為師兄弟,交流公事更為融洽,無形中也提高了良好的工作績效。」 


真誠互動、想法單純,獲益多


李寬量進一步釐清:「當初如果找別的老師來教拳,有可能早就解散了。一般師徒傳授的條件是建立在交易式的互動上,我們則以倫理維持關係。大家很尊敬蘇清標老師,也因為老師的解惑而獲益良多。」


當然,除了老師的因素,學者動機的不同,結果也將不同。李寬量談到南科一家電子廠老闆也聘請蘇清標老師至該公司開班授拳,並由公司出錢讓員工學打拳作為福利,只可惜才辦了三個月就無疾而終。「同一個老師教,也同樣是企業員工一起打拳啊,我們自費打了三年多後,員工希望老師再開一班授拳,而電子廠那邊的老闆出錢,但員工卻打不下去,問題就出在學拳的動機與學習的感受。我們同仁打拳的動機很單純,就是為了身體健康,打拳完全是發自內心的自願,在集體打拳時,共同切磋並且向老師請教,師生互動良好;反之,若無學習動機也無深刻體會,師生間就不會有長久的互動與凝聚,那儘管是免費學習,也終究會潰散的。」李寬量很認真地說。


「要說打拳對企業的幫助,效應來自打拳外的內修因素,老師個人的素養及學員的態度融合後,得以產生對企業的提升動力。這不是企業或老師有辦法單獨達成,關鍵在於發自內心的互動。」這番話,應是李寬量的深刻體驗。很顯然,他認為打拳後「形於外」的成功與否,其實是取決於「內在」的修為。 


打拳重內修,聚散隨緣


打拳也要修心,可以從蘇清標老師每次上課皆預留半小時講授心靈課題看出。蘇清標十分注重學員的品德教育,每每以哲理諄諄教誨,以深入淺出的學理式教材,按部就班教授拳理的體與用,並且不藏私地傾囊相授。


六年多的習拳,李寬量自認僅是學了皮毛,太極拳是一輩子也學無止境的。他覺得有緣學習打拳是種幸福,師生關係是否能長久得靠緣分,可能機緣了了就散了,緣聚緣散無常,緣聚時要懂得惜福。而蘇清標老師同樣認為一切隨緣,師生能相聚多久就算多久,有了基礎就可以自己打拳,同門也可互相研究。


「感受就是那麼好,打拳不但讓身體健康了,打拳外的修練,也不斷有微妙的變化,不過各人體會都不同罷了......」李寬量一面說著一面哈哈大笑隨身而起,又準備打拳去了!


 


源自:看雜誌雙週刊 No.036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太極養生方之一-太極拳對免疫力的影響

太極養生方-太極拳對免疫力的影響



分類:養生方略

2009/04/21 12:40


免疫力的影響


免疫力的強弱,可以代表一個人容不容易生病。免疫力強,自然百病不侵;免疫力弱,病毒就容易侵襲,而造成生病。


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免疫能力會隨著身體機能的衰老而逐漸降低,下面這一篇研究報告,就告訴了我們練習太極拳能增強免疫力。



一、 美研究稱老人家打太極有益免疫系統,避免帶狀皰疹上身


(紐約路透社2007.03.-24報導)


研究人員週五說,中國傳統的太極拳可以增強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增加對抗帶狀皰疹(俗稱皮蛇)病毒的疫苗功效。


研究人員發現,太極拳也能改善老人家的免疫系統,以對抗帶狀皰疹病毒所造成的疼痛與皰疹。


老年人注射疫苗加上練太極的話,體內的免疫系統功能可達到年輕人的水準


率領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麥可厄文(Michael Irwin)教授說,「這些研究結果令人振奮,因為研究的結果也涉及諸如流感和肺炎等其他傳染病。」


「疫苗通常在老人家身上沒有顯著作用,這項研究顯示,太極或許可補其不足,並加強如流感等其他疫苗的效用。」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所引起。小時候得過水痘的人容易得帶狀皰疹。這種病毒可潛伏體內,隨著免疫系統因年齡增長而減弱,就可能引發帶狀皰疹。症狀可能疼痛異常,並通常會持續三至五週。


根據這項發表在4月號《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的研究,60歲以上的老人約三分之一會罹患帶狀皰疹。



原文網址: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200703/20070324063078.html





二、 運動激烈 反傷害自體免疫


(中時電子 夏念慈 高縣報導)


長庚醫院研究報告指出過猶不及都容易生病,鼓勵糖尿病患打太極拳改善病情。

高雄長庚醫院跨專科研究團隊發現,激烈運動會傷害人體免疫功能,中國傳統太極拳卻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人血糖質與提昇免疫力,鼓勵糖尿病患常練太極拳及做氣功有助改善病情。

這 項研究結果獲英國運動醫學雜誌重視,並認為可能繼印度瑜珈熱之後,再度掀起全球學中國太極拳風潮。高雄長庚研究部指出,原本醫界強調第2型的糖尿病患應落 實運動及減重,及早減低體脂率有助降低血糖值改善病情,因而不少患者採用跑步、快速游泳、健身器材等較激烈的運動方式,期能及早減重降脂。其實卻適得其 反,反而傷害患者自體免疫力,容易生病。

這項結合高雄長庚新陳代謝科、復健科、護理部等跨領域團隊研究成果,昨天首次在國內公開發表。

為了解中國傳統健身運動對人體影響,高雄長庚護理部還特別在鳳山開辦社區老人太極拳班,檢測60多名學員運動前後身體變化,現已完成2階段式研究成果。

高雄長庚研究部主任楊崑德說,第1階段研究成果顯示,健康老人練太極拳3個月之後,調節免疫功能的T細胞數量增加2成,且雙腿行動關節靈活度及速度也改善了,讓老人起得輕鬆,也不容易感冒了。第2階段研究則針對臨床糖尿病患練太極拳運動前後身體狀況檢測統計,找出太極拳有助降血糖改善糖尿病情的機轉。

楊崑德說,糖尿病患練太極拳,能增加調節T細胞數量,減經蛋白質糖化程度,提高抗發炎蛋白質數量,進而減低抗發炎指數,達到降低血糖值的功效。

他還進一步指出,包括健走、非大量流汗的有氧運動、游泳速度放慢等運動方式,與中國傳統的太極拳、氣功等運動,均屬釋氧量總承受量5成5的中度運動。這種運 動方式不會傷害人體免疫功能,反而提高免疫功能,甚至有改善血糖值的功效。楊崑德建議,中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應避免過於激烈,採用適當的中度 運動健身。



原文網址: http://health.chinatimes.com/health.asp?aid=666



太極養生方之一-太極拳對平衡能力的影響

太極養生方-太極拳對平衡能力的影響



分類:養生方略

2009/04/21 12:45


對平衡能力的影響


太極拳是緩慢且平衡的運動,對於行為能力控制不順利的柏金遜症有什麼樣的幫助?下面這一篇新聞就做了詳細的分析:





增強平衡力防跌倒耍太極


(新聞引據:明報2007.03.23潘詠珊訪問 梁小玲編輯)


耍太極不單可以養生,有研究顯示,耍太極能增強身體平衡力,加強單腳站立的穩定性,有助防止跌倒,對柏金遜症患者具有復康治療的作用。其實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經常「大耍太極」,強健體魄,防患於未然,不如齊來學習一招半式吧。


柏金遜症並非罕見的疾病,香港現時約有 12,000名患者。這種病至今無法根治,只有靠藥物控制病情,不過,如能勤做運動,耍耍太極,對病情可能會有幫助。




腦神經衰退影響活動


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神經組織衰退疾病 ,由於腦幹內稱作「黑質」的部位出現退化,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令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功能受到損害,直接阻礙了患者的活動能力。


香港柏金遜症基金會董事、現任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顧問醫生蔡德康表示,柏金遜症的早期運動障礙包括手腳震顫、肌肉僵硬、走路時雙手缺乏擺動、聲調單 一、面部欠缺表情等;中期病徵會加重,影響日常生活,如穿衣服時動作緩慢,從事體力勞動者會感到工作效率下降;到了晚期,會出現吞嚥困難、排便等自主神 經障礙、重心向前,走「碎步」,甚至出現認知功能障礙。


柏金遜症對活動能力的影響非常大,太極這種看來「靜態」的運動究竟對患者有何幫助呢?





太極具復康治療作用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麥潔儀博士曾與同事合作,於 2003年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對太極在增加平衡力和單腳站立的穩定度方面予以肯定。研究對象分成兩組(每組 19名長者),一組向來有練習太極,另一組則向來有做其他運動。兩組人均須最少練習一年太極,每星期最少 3次,每次 30 45分鐘。結果,向來有練習太極的組別,無論在平衡力和單腳站立的穩定度方面均較另一組優勝。

麥博士稱,太極對柏金遜症患者有以下療效﹕



一、 增強平衡力
「太極的動作要求前後左右的移動重心,可以增強身體的平衡力。柏金遜症病人因為肌肉無力、僵硬,動作緩慢,超過一半會跌倒。研究顯示,練習太極最 少一年後,單腳站立的時間能增長,單腳站立超過十秒的話,跌倒的機會便會大減。一個人跌倒時多是因為正運用單腳或是正在走路,練習太極後身體左右搖擺的幅度會減少。」


二、 提高走路速度和步幅


「患者走路緩慢,行『碎步』,練過太極後走路速度會加快,步幅也增大。外國有研究顯示,患者走路的信心會大增。」


三、 加強肌肉力度


「患者很多時無法挺直身子,而太極因為經常要屈膝練習,能增強大腿的肌力,從而令身體挺直。」


四、 增加身體柔軟度


「柏金遜症病人的腰部尤其僵硬,太極有很多轉身動作,能增加身體的柔軟度。」



原文網址: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ews/show_news.cgi?ct=living&type=living&date=2007-03-23&id=2354021



太極養生方之一-太極拳對心血管疾病的效應

太極養生方-太極拳對心血管疾病的效應



分類:養生方略

2009/04/21 12:38


心血管疾病的效應


心血管疾病通常跟膽固醇有相關,身體內膽固醇越多,越容易有心血管疾病


而觀察心血健康的指數,一般常用血管順從度以及血管阻力來分析血管順從度的數據是越高越好;而血管阻力的數據則是越低越好


下面兩篇報導,證實了練習太極拳的確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有其醫療上的實質幫助




一、 醫學證實太極拳能降低血管阻力


(中廣新聞2005.07.28許佳惠報導)


很多老人家一早在公園裡打太極拳,強身健體。醫學證實,打太極拳的確能夠增加平衡感,降低膽固醇和血管阻力,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針對七十位成年人所做的研究也發現,只要練拳三個月,體力就有改變
武俠小說中,武當派祖師張三豐自創的太極拳,練得好能稱霸武林,練不好也能強身健體,電影「推手」就是太極拳當中的一個招式。


打太極拳多年的仁愛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王俊雄表示,近年來國內外針對太極拳做研究,已經證實多練拳,可以增進身體平衡,老人家比較不會跌倒,還能降低血壓跟血脂肪。
為了研究太極拳對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王俊雄主任找來二十六位剛學太極拳和二十八位沒打太極拳的人,以及十六位練拳超過兩年的人,進行比較,這七十人平均年齡在五十七歲到五十九歲之間,結果發現,只要打拳三個月,體內就有變化,平均來說,膽固醇可以降低百分之八血管順從度,也就是血流的順暢程度,可以提升百分之八點四四,而血管阻力則降低百分之六點三九,這些改變都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醫師表示,打拳越久,改善幅度越大,有一位練拳幾十年的九十四歲阿伯,看起來就像六十歲,整天還騎著摩托車到處跑,醫院計劃下一步要研究打太極拳對大腦的影響。
原文網址: http://tw.epochtimes.com/bt/5/7/28/n1000678p.htm





二、 打太極拳,改善血管彈性


(中國時報張翠芬2007.03.22 台北報導)


你擔心血管硬化嗎?不妨開始練習太極拳吧!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助理教授呂萬安醫師研究發現,長期鍛鍊太極拳,確實可以改善中老年人動脈硬化


現代人飲食不當,動脈硬化將導致猝死的危機,運動有沒有辦法改善血管的健康?答案是:可以的!呂萬安醫師以17位太極拳和20位太極拳初學者進行研究,運用DynaPulse 200M儀器測量參與者的肱動脈血管彈性度,並比較血壓升降情形。


研究過程長達3 個月,太極拳初學者經過為期3個月,每星期鍛鍊7次,每次40分鐘的楊式太極拳練習,結果有明顯的改變,呂萬安醫師發現,太極拳初學組在訓練 後收縮壓和脈搏壓全部下降,收縮壓從126.9±10.7mmHg下降為118.8±17.3mmHg,脈搏壓從58.5±9.6mmHg下降為51.3 ±13.3mmHg,下降幅度都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至於血管彈性方面,肱動脈血管彈性度上升,從5.28±1.69%/mmHg上升為6.35±2.54%/mmHg,在統計學上的意義顯示,運動鍛鍊讓血管變得更有彈性了。


呂萬安醫師表示,長期鍛鍊太極拳確實可以改善動脈動脈硬化的現象,他建議,中老年人應養成運動習慣,並持之以恆長期鍛鍊,太極拳很適合在社區推廣,做為中老年人天天練習的健身運動。


原文網址: http://health.chinatimes.com/sick.asp?aid=



980419 六甲鎮南宮-烏山頭水庫健行活動

980419 六甲鎮南宮-烏山頭水庫健行活動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關於脊椎側彎

關於脊椎側彎



分類:健康資訊

2009/03/29 18:49


















走路抬頭挺胸 風度翩翩可免脊椎側彎上身!








文: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復健科 莊斐琪復健師

脊椎側彎是青少年常見的問題,發生的年紀約在10~20歲,亦有發生在10歲以下的幼年形式乳兒型。其中女性發生率又高於男性。脊椎側彎症可發生於頸椎、胸椎、腰椎,以胸椎、腰椎最常見。有時好動的青少年容易因運動或外傷造成脊椎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導致脊椎力學失衡,造成脊椎側彎而不自知,一開始輕度側彎並無症狀,但若彎度漸大,孩子會漸漸出現疲勞、腰酸背痛、肺活量減少及呼吸短促等現象,亦會因腹腔器官神經壓迫而造成消化不良,其造成之傷害實不可忽視。

脊椎側彎分類:
1.結構性脊椎側彎:脊椎不可逆的側彎合併椎體旋轉。
2.非結構性脊椎側彎:又稱功能性脊椎側彎或姿勢性脊椎側彎,是一種可逆性的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之嚴重分級:
1.輕度脊椎側彎:側彎小於20度者。一般小於10度者可視為正常範圍。
2.中度脊椎側彎:側彎在20~40度或50度者。
3.重度脊椎側彎:側彎大於40或50度者。大部分合併脊椎退化性關節炎,若側彎大於60或70度者,常造成心肺功能障礙。

脊椎側彎原因:
1.非結構性脊椎側彎原因:
 a.長短腳
 b.習慣性姿勢不良,如背書包
 c.脊柱兩旁的肌肉張力不平衡,使脊柱往一側彎曲
 d.因疼痛造成之代償性側彎,如椎間盤軟骨突出
2.結構性脊椎側彎原因:
 a.原因不明。占80%左右的脊椎側彎,通常在青春期發作,但可能在更小的年紀發作。
 b.神經肌肉病變,如腦性麻痺、小兒麻痺等。

脊椎側彎的評估:
一般脊椎側彎的病人會出現下列情況:
 a.兩側肩膀不一樣高
 b.一側肩胛骨較突出
 c.一側髖關節突出
 d.骨盆傾斜
假如是結構性的脊椎側彎,當病人向前彎曲時,脊椎側彎的情形會更明顯。

脊椎側彎的種類:
1.C型:脊椎彎曲成正C或倒C,佔一般側彎的70%。
2.S型:脊椎彎曲成S狀,佔一般側彎的30%。

脊椎側彎的治療:
1.非結構性脊椎側彎:只要解決其造成的原因,就可恢復。
2.結構性脊椎側彎:要按照其發生的年紀、嚴重程度、造成原因來安排治療。
 a.輕度脊椎側彎:運動治療(必須依照脊椎側彎的角度、旋轉的方向、結構的柔軟度來設計運動處方,因此是因人而異,必須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b.中度脊椎側彎:運動治療加上穿著背架。背架一天至少要穿著23小時,要穿至骨骼成熟為止。
 c.重度脊椎側彎:需考慮手術治療。
 d.其他如電療、牽引等治療,並沒有研究顯示其對於脊椎側彎有明顯的改善,通常仍以運動治療為主。

運動治療:
一般進行的運動包括:
1.增加緊縮結構的柔軟度:對於側彎的那一側進行相反方向的伸展、牽拉運動。
2.軀體反向旋轉:脊椎側彎除了身體像一側歪斜外,通常伴隨椎體旋轉,所以,必須採取反像旋轉的運動。
3.伸展肩膀、髖部肌肉
4.加強腹肌肌力
5.加強胸、腰以及髖部伸肌群
6.加強較弱肌群:一般因側彎而被拉長之肌肉為肌力較弱的一群,需進行肌力訓練。
7.深呼吸運動:藉由呼吸運動,增加呼吸肌的柔軟度,肌肉耐力,改善因脊椎側彎,胸闊受壓迫、變形,造成的呼吸短促、肺活量減少之問題。

結語:
因脊椎側彎有繼續惡化的可能性,故定期而長期的追蹤是非常重要,同時提醒發育其青少年平時要多運動,走路抬頭挺胸,如此,不但能保持優美的體態,更可避免因長期姿勢不良而導致脊椎側彎。

本文作者【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脊椎側彎該怎麼治療呢?








什麼是脊椎側彎?
在正常情況下,脊椎骨排列是接近一直線的,若骨頭的排列偏移,變成S形或C形,則稱為脊椎側彎。

為什麼會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的產生分為先天因素(結構性)及後天因素,先天因素如先天骨骼排列異常、長短腳,後天因素則有身體兩側肌肉力量不均等、姿勢不正確(如寫字時用手支柱頭部、駝背)、書包背法錯誤以及課桌椅高度不適當等…。
(左圖一:左側為正常脊椎,右側為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在成長中的孩子身上最為常見,女性發生率大於男性,若不及時發現並治療,往往會造成日後的脊椎畸形,身體外型上的不美觀(如高低肩),影響孩子自信心,嚴重者甚至會改變胸廓形狀,壓迫心肺導致呼吸功能下降,甚至呼吸衰竭。

脊椎側彎該怎麼治療呢?
臨床上,脊椎側彎依照嚴重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原則:
•小於20度:需注意姿勢矯正並介入運動治療,每半年作X光追蹤檢查。
•20~40度: 需穿戴背架,同時撘配肌肉強化訓練。
•大於40~45度:以外科手術矯治。

目前脊椎側彎在國小及國中的孩童身上,越來越早被發現,以下提供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小提醒,平時保養從現在開始做起:
1.不站三七步,雙腳平均承重。
2.書包左邊右邊輪流背。
3.不翹腳坐(翹腳容易使骨盆傾斜導致姿勢不正)。
4.多做伸展操,適度舒展肌肉不緊繃。
5.不當懶骨頭,坐姿要正確。
6.多運動、多健康。

一但發現有脊椎側彎,別著急,只要小於20度都可以藉由積極的運動治療及姿勢矯正來幫助孩子,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積極的運動治療介入能有效降低椎側彎的角度,並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連帶的促進平衡發展、肌力與肌耐力的提升,在此方面物理治療師都可以提供專業的諮詢與建議,早發現早治療,脊椎側彎並不是那麼可怕喔!


廖姵筠物理治療師小檔案
現任:適健復健科科診所物理治療師
KnigNet國家網路醫院復健科駐站物理治療師
學歷:私立義守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經歷:中和中山診所物理治療師
北市適健復健科小兒物理治療師
專長:體適能(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身體柔軟度)、球類技巧訓練、平衡訓練、姿勢矯正、脊椎側彎復健、輔具諮詢建議動作計畫養成、運動技巧、骨骼肌肉問題評估、足弓(扁平足)評估、動作協調訓練、動作發展評估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道紀

老子第十四章道紀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太極拳說: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所指的是道之活動是無法以感官之活動察覺描述的。道之活動,透過人的體驗,是一種收視反聽的功夫,由外在的感官覺受迴返到內心的觀照,由心觀、識聽、神搏而覺知夷、希、微之內涵.內在觀照的心靈覺受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它是無相、無聲、無形的,故不可致詰,渾淪一體,知覺一氣。心神體能,氣化流行,潛藏於內,不顯於外呈現道之空無性與自由性,故不皦.透過人的收視返聽,內觀覺照,氣化流行於內,道之於人呈現了透明性與明覺性故不昧。


太極拳起式,進入平立觀無極,在陰陽未分,進入無極之境,屏除一切雜念,收視返聽,透過呼吸的運動內觀天根月窟往來變化,腹底之氣絪蘊騰然,全身通泰,百脈運行流暢,所謂「氣映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此時虛實動靜之機,陰陽剛柔變化之勢,蓄運於身,知覺一氣,週流六虛.不皦不昧,惚兮恍兮,若有若無,若無其事,全體生命進入無極景象,渾渾穆穆,混混沌沌,是一種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大混沌境界,故無極而太極。


太極拳的運動是在立身中正的要求下,平立鬆靜腳踏地,全身順著重力場鬆放穩靜的平立踏於地面上,因地球的反作用力,人的脊柱有一股力量向上提起,將身體節節貫穿,全身重量下沉,上身因反作用力而拔起於頭頂,猶如懸頂一般,人的「百會」穴有鬆空之感,在全身通暢透空的覺受下,人的呼吸往來之間,自身的氣機隨時有動靜變化之感,在心念專心一意的運作下,達到忘其身。自身的靈明之性,虛靈不昧,觀照週身,虛而待物,用心若鏡,達到身心與物同化,與天地合一,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物物而不物於物。此時的精神活動,是一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狀態。動與靜在人身上的活動是經由精神活動與意識行為的指揮而作用著。太極拳的動所表示的是由靜而不靜的運動覺;靜所表示的是由動而達於不動的位置覺,運動覺與位置覺是一體兩面,位置覺永遠存在著運動覺,是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動靜互為其根,忽隱忽現,首尾無端,變化莫測,圓圈旋轉,無分先後,以「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為法,在捨己從人,沾黏連隨的作用下,將太極之功融於道化之中。吾以道化之中,得道之虛靈不昧,以應當下的萬有一切,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能知動靜有無的變化,即掌握了太極拳的「幾微」之勢。故曰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雖變化萬端而道始一貫。


太極拳運行中其視則近於觀,全身通透,週身一體視之,內外觀照,故無法以弱眼視之,但能以身觀之,如雷達般之全體照應。其聽非來自於耳之聽,其聽則是一種全身的感應,身心發用出來的一種氣息感應,生理的神經感受度與心念意識作用的氛圍感覺,聽是一種「以心行氣」的知覺一氣,週身感應的聽覺,全身如眼般,敏銳的覺醒,觀照內外,其聽是身心一體的覺照。


太極拳以「以心行氣」掌握了身心觀照,以「以氣運身」的舉動,掌握四肢的屈伸開合的運動變化,利用陰陽互用,剛柔相濟,往復摺疊,進退之間,來勢與往勢相互激盪,氣機在盈虛消長中相搏,其感應是內在的陰陽二氣的消長與昇發而覺知於體的氣勢之變化,難於把捉,但其微波盪漾皆能了然於胸,相盪之氣洗滌身心,雖不皦但也不昧,但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剎那變化,惚恍之間,微而能覺。


修煉太極拳,即在修煉勢、氣、神一體掌握,使身心視覺平夷無礙,聽覺通透,雖希而能感,知覺一氣的精神,雖微而能精,感而遂通,在無極而太極的情境下置身,置身心於虛靜之中,觀天根月窟往來,精神作用交融於道化之中,置身於道之虛而能應,當下「知覺一氣」之存在乃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忽隱忽現,變化莫測,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但恍惚間,若有若無,不可致詰,雖不皦,但也不昧。                      2005.10.02 初稿 1302個字


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寵辱

老子第十三章寵辱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太極拳說:


現實經驗的世界,由於人心的執著造作,爭勝、取悅、勝敗得失斤斤計較,寵之則得意忘形,辱之則俟機報復,寵辱於身,招來禍患,失去了生命的本真。莊子在齊物論中言:「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薾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人稟天地之生而有了形體,利用此形體與外物相互爭勝,互相磨擦,將生命推向物欲的浪逐競爭而不知止,終身勞勞碌碌寵辱一身,卻看不出有所成就,極度疲憊困頓,卻不知道自己的歸宿。故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因有身的執著,因此產生了對立存在。爭端寵辱都是在互相對立中才引發的。沒有我的對應面,就沒有我的存在;而沒有我就沒有我的對應面,明白這個道理,不去分別,依循自然之理,如莊子所言:「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使彼此兩方都沒有相對立的一方存在,則無所寵辱之爭,則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太極拳運動講求動靜交相養,陰陽得其平,從知覺運動中,提高覺性的培養,自我的肯認,慎獨其身,寵之辱之,皆無損於太極自身,委身於太極,以太極為道,身為器,道器合一,拳我一體,置身於太極之生活場域,薪火相傳,薪盡火傳,營造的是歷史社會總體。太極拳法統頌明確的指出太極武藝的藝業修煉在於:


承先啟後,偕道同遊,廣法濟渡,輯藝為舟。


廣法濟渡,傳薪不已;輯藝為舟,德業暢流。


至言正風,至理正蒙,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有情有信,三極徵見;無為無形,光耀永恆


太極拳貴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承先啟後,輯藝為舟,傳薪不已,法傳不息,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光耀永恆。故可寄天下,可託天下使拳能光耀永恆,太極身天下身,放之四海,嘉惠眾人,人人能得太極拳之道,而修之煉之沒有對立,沒有分別則無寵辱,無禍患,無有驚恐


2005.10.02初稿 740個字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為腹

老子第十二章為腹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育彼取此。


 


太極拳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道拳,以為之而不執著,隨順因應,如有意為之,則意之所趨,掛一漏萬,顧此失彼,難以整全。無為之境是一鬆淨透空後的一種覺察能力,只輕輕沾住對方,就察覺了對方的來意、方向、力之大小角度和作用,而無所不知。所以全身有一種玲瓏透空的虛無感覺,這種感覺是感而遂通,虛靈以應且變化萬端之勢。變化之多如五味之不可盡嘗,如五色之不可盡觀,如五音之不可聽。非以身手之扭抱把捉,搶土手爭之動兩勁相抵就可以了事的。


五色、五音、五味等種種色、音、味皆自然存在,本身皆單純如一,自在自有,因人心之有為貪愛、執著、欲望無窮,迷其外象才會造成令人目盲,耳聾口爽。如人能從外在的追逐,回返內心的觀照,心與氣相守於丹田(為腹),一切的自然經驗只是一個過程,由燦爛而歸於平淡,外在的平淡,充實了內在的家山世界,則五色、五音、五味,增添了世界的繽紛與色彩,卻活化內心的生命氣息,知覺一氣如馳騁田獵的奔放,氣息飛揚,心是動中返靜的朗朗太空,鳶飛魚躍,如如自在,太極拳修煉是如實體驗平淡無奇的,運動上穩靜地鬆開我之勁能,勿使屈滯,眼觀色(神色)。耳辨其音(哼哈之氣),身感其氣,無為而為,無極而太極,達到味無味,事無事的心境要求.心中平淡無奇,見素抱樸,少思寡欲,一切萬物皆平等待之,貨無貴重之別,事無難易之分。一切如實待之,淵而無待,湛而無光,處卑而不寧,守靜而弗衰,一切事物皆自化流行,人存在於其中,一切行為都是生動、活潑而無有滯礙的,參贊化育。


五色、五音、五味的如實具在,生命的運轉變化皆是自然大用流行的作用與表現,其不斷的開顯,創生皆遷流不拘,聖人不為此而迷惑,致虛守靜,少思寡欲,見素抱樸,見色明心,聞聲悟道,收視內觀,清靜而自然內外相合腹目一致。                                 2005.10.02初稿 652個字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玄德

老子第十章玄德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太極拳說:


莊子於齊物論中有言:「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後,而不其成功行,薾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生命的結局註定會死,也因為人是會死之人(註),所以對生死才興起了意義的追求,尋找生命的終極目標與關懷,因而有各種宗教的設立,哲學家也有他們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處理生死的問題。然而因知而立言,因言而立辯以心鬥物,以物鬥心,相刃相靡,以至於形化心亡而後已(註),而不知其所歸。老子在第十章中也提出了他的反省與解決之道。從修習內養以超越現世,提出三個要點:


(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二)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三)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能無離乎?是乎老子否定了載營魄抱一之法,王夫之在老子衍中亦言,載,則與所載者二,而離矣。吾認為這是老子提出的反與,一般人思想的紛煩,情感的囂動,常使自己的魂靈營營困擾,處於放射消散之中,散亂不堪,體能的勞動,生活的奔忙,常使精魄渙散,不可收拾。如此這般,動用不休,不能持盈保泰,終至死亡而後已,老子說:「倘使人能將生秉受中的營魄合抱為一,永不分離,便可修得長生的希望了,故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太極拳起式(註)的法則與動作要領,提出了載營魄抱一的實踐進路,首先從進入平立觀無極(註),是訓練魂與魄合,則動而常靜,雖惺惺而不亂想(註62)。太極拳起式十個動式的訓練:手肘、垂手、提腕、起手、伸指、屈臂、豎掌、伸手、沉手、合手、無極還原,則訓練魄與魂合,則由靜而常動,雖寂寂而不昏沉。太極拳起式修煉口訣(註),如果能如實的實踐修煉,常常在無極之境下,抱一而不離,則動靜不異,寤寐一如,老子審問修道之人做工夫能如此乎!故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二、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人賴氣而有生,從煉氣而求得袪病延年長生不老的方法,早已成為東方人文的專長,無論道家的煉氣功夫或佛家天台的小止觀六妙門或藏教的修氣、修脈、修光明而達三昧真火的境界,皆是利用氣息而修煉精神的。此種種方法無非要作到「心息相依」、「心氣合一」的程度,此皆不謀而合於老子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的原則。


從古至今,對於養氣修心的功夫,能修到純粹精湛的,而有層次境界的具體描述者,以孟子盡心篇所言最具體: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孟子從一個善念的產生開始,到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驗,方能生起正信。有了徵驗的信息,不斷的充實身心的心神體能,再進而達到「充實之為美」,充實的是真、是善,而顯現為美的外在形象,因此而有:「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的讚嘆!直到「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才算是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成功果位。


老子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是以嬰兒的境界來形容神完神旺的情況,專氣致柔的目的是要人的精神往來契合於道之徵驗,孟子從下學而上達,從自身的苦修苦練,修到了「充實而有光輝」,亦是達到神完神全的境地,一個顯現道的徵象,一個提出了拾階而上,盈科而進的步驟,似乎有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差別,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說難易相成。


專氣致柔在太極拳的修煉上更是其終極目標。盤架、串拳的作用目的,都是在鬆開身心的緊張,柔化全身的經絡,搏全身之能量,使心神體能達到周身一體,化剛為柔,全身百折腰似無骨,運轉綿綿,如嬰兒般的柔軟與神韻。


太極拳的修煉狀似孟子的養浩然之氣的功夫進程,由正形氣、知守一、覺變通、會類系、通型範、神變化、明道體、歸道化、藏器用拾階而上,達於充實而有光輝的精神發用。終極上是歸根復命,明道體、歸道化、藏器用,而如嬰兒般的無知之境君子盛德其貌若愚。


三、滌除玄覽,能無庛乎?


玄覽者,謂抱一專氣的修煉工夫,做到純熟自得玄妙之境也。若將此境覽在胸中,執之而不化,則反為至道之病,因此必須洗滌淨盡無餘,以至於忘心絕戀,方為造道之極(註)。故曰滌除玄覽,能無庛乎?


太極拳修煉上以「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為法,用心若鏡,過化為神,盤架串拳大鬆大軟,以達致柔之境,透過知覺運動,掌握知覺一氣,氣一而正,純粹無庛,返還本初,合於自然之道。心會操持上則心如明鏡,照見萬象,物來則應,過去不留,洞燭機先,心中不存絲毫物累,達到全身通泰,運轉如意,無往不利之全體大用,此亦為滌除玄覽,而至於無庛之境也。


四、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太極拳修煉借著盤架串拳之運動,本著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知覺修煉達到煉精化氣,煉氣充神,煉神還軀(虛),煉軀合道,道者無為而為不為。煉精化氣即載營魄抱一之功,煉氣充神乃專氣致柔之法,煉神還軀乃滌除玄覽之境,煉軀合道為已愛民治國之諭,國民如人之身軀,五臟六腑,愛護身軀,調理五臟六腑,活化細胞,其方法必須本著無為而治,隨四時運行與自然同功,生之、蓄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達到無為玄妙之境。


五、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太極拳在修煉上透過呼吸吐納,氣沉丹田,在長時間的運轉培養下,丹田絪蘊之氣油然而生,經由曲伸開合的拳式子運動及知覺運動的執行,丹田氣往來於天根(會陰穴)與月窟(百會穴)間運行,而充擴於全身,全身之陽能在身體的鬆柔運轉,猶如平立鬆靜腳踏地,虛靈頂勁頭頂天,身體有接地之力,通天之氣,全身通泰,觀身猶物入超然,入於虛靈不昧之境,應事接物,用心如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動分靜合知一元,無極而太極,所謂天門開閤能為雌乎。


六、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太極拳的運行變化必須上下內外完整一氣,上所指的就是人的上盤結構,必須尾閭中正,脊柱放鬆,豎直提起,全身放鬆達到尾閭中正神灌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下所指的就是下盤功夫,必須要做到氣沉丹田,胯落腳底,全身重量有下落黃泉之感,內則所指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皆要做到用意不用力,外則所指姿勢動作的虛實變化,必須達到由腳而腿而腰達於四肢,必須周身輕靈,節節貫串。上下內外完整一氣,即是上下相隨,內外相合,要做到上下內外完整一氣,必須透過力行實踐的功夫,在長時間的修煉下,你不須提醒它,不須特別注意它,而它已自然而然地依我們的心意,希望在那裡,它就在那裡,似乎在生命的深層意識上生根接地。無須心智機巧的分別運作。它已成為生命的本能,如老子所言,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無知無意無為而自為。


結語:


太極拳的修練必須本著為太極而太極,修煉者在力行實踐的過程本著師承規法層層晉昇,拾階而上,載營魄抱一,專氣致柔,滌除玄覽,身心一體,周身一家,知覺一氣,以水為師,以柔為本,致虛守靜,煉之、養之、修之,如橐籥之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綿綿若存,達到天門開闔,明白四達,純以心領以覺照。太極人生具備了道之玄德,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自然而然週流六虛運行不殆。


2005年10月18日初稿  共計:2338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