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持盈

老子第九章持盈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太極拳說:


(一)、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太極拳的修煉,是在顯現生命原有的真實性,發揮生命中「心、神、體、能」的真善美.從築基功操的操持到盤架串拳的修煉,皆是本著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的苦修苦煉,從堅忍不拔的苦修苦煉中,虛其心、實其腹、強其骨、弱其志太極修煉非一「苦」字可了,從苦中超越,此種超越是心神體能的充盈飽滿.生命旺盛的躍動,非物質生活,感官享受的盈泰安逸生命原是優遊餘裕,知足常樂的,但因人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與躍動性而擴展欲望、追求權利知識,營求各種聲色美味,搜刮各種難得之貨,使欲求永無止境,因此遭來無限的困頓與苦果。世間一切的有形,可見之物皆是暫時性的,權位的擁有亦是如此,你要持而盈之永得已有,那是不可能的,倒不如保有現有的成就在優遊餘裕之下,返回生命的本源,修煉自家生命,充實心神體能.太極拳的修煉持而盈之的是心神體能的充盈而非物欲的堆積,故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已者,太極拳之修煉也


 


(二)、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事物要能長保,必須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如為了加強其功能,不斷的超出其極限,加速自身的耗損,也只有加速其滅亡,如何使銳角轉化為鈍角,而修煉成為圓滿,則是人生哲學的一大課題


太極拳的修煉先求其正,身姿結構的符合規矩,四平八穩(註)的正形氣其目的就在於修掉不必要的人為造作兩腳站立有根,圓腰豎脊立身中正,涵胸拔背,虛領頂勁等皆為了減除自身的菱角在方正的身姿結構下,結合進、退、顧、盼、定五種步法的運轉步驟,達到圓轉如意,一舉動週身輕靈的自在無礙


身姿結購的角度易修,而人之私心欲望的角度難除,故太極拳正形體於外;正氣勢於內,以鬆柔為法。形體正而不僵,則能圓轉靈活,氣勢正而不顯,則清心寡欲,懷道抱德.人能在太極拳的修煉中相忘於道術,則無對立處,處處能沾黏連隨,方正而不滯,圓轉而不滑.揣而銳之的是自身的道德涵養,內蘊慈悲,外弘接物,率性而動,自濟自足,則可長保à益壽延年不老春持而盈之,自如其如,揣而銳之,虛己逗機,鑒達空有,谷神不死,綿綿若存


 


(三)、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滿者,無以客新,且易招至損傷受害.為道集虛,虛而能動,源源不絕,生生不息,無以為守,任其自然,金玉如指向物質而言,則成住壞空,雖充滿了堂室,但隨著時空轉移與人造作必定散盡毀滅,莫之能守


金玉乃有形物質的精緻萃煉之物,於質地而言,金者顯於外,玉者藏於內,類比於人身則金玉應指向於身心的道德涵養與精氣神的修煉成就,亦即性命雙修的結晶.太極拳透過道家的思想與行動轉化人的心神體能,心神體能充實飽滿,充具於身,如玉之樸拙而有質,行之於外如金之真實而有光輝.金玉滿堂身是來自於綿綿若存,動之不動的不息修煉而產生的.掌握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的道動法則,動靜交相養,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註),使生命源源不絕,生生不息能守者不是自家生命的身體軀殼,而是道示於人的內容: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能守著道示於人的內涵,則谷神不死,金玉之身能常且久,益壽延年不老春


 


(四)、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富者財之富,貴者德之貴,老子言:良賈財富,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其貌若愚(註)氣、質、形、性、心、情、才、欲乃人之本有.通過氣化流行的作用,使本有之內涵產生各種走向與成就,其走向與成就的核心點是人心的作用如心之走向於道,則氣化流行由道理而涵之於性,則是道性、實性,實性之心乃是實心,實心所發之情,乃是實情,則富貴不驕,能富且貴,深藏若虛,其貌若愚,尊道而貴德,回溯到存有之道本源,重視內在的本性;如心之走向於才欲,則氣化流行於才欲之擴張,人之情成為虛情,虛情所吞沒之心乃虛心,虛心所吞沒之性乃虛性,虛性所吞沒之道理是虛道、虛理,則一切作為皆虛走向人生之岐途(註),此乃老子告誡:「富貴而驕,自遣其咎,自作孽不可活也」。太極拳的修煉經過三層九階的修煉,逐漸豐富了自家的心神體能,最後歸道化、藏器用,回溯到存有之道本源,重視內在本性而回歸「道」與「德」猶富且貴,謙而不驕,道化人生,返樸歸真,無以為咎


 


結論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春發夏長,秋收冬藏,持盈保泰,歸根復命,乃是天道運行中生命生生不息的法則,生命自身的成就與延續,持而盈之,揣而銳之,金玉滿堂,遵道貴德,皆是大自然運行中,人之參贊化育,營造生活場域之內容而成就之.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春發夏長,秋收冬藏,乃天之道也,人從觀察自然的運化中,尊道而貴德,道化人生,消遙自在,無遣其咎。


20051017日初稿 共計1571個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